扶贫扶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15 09:35:39

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礼仁村阿卡里村民小组,是礼仁村鲁礼型最远的村民小组,从村委会驱车需要40多分钟,海拔2800多米,该组只有13户村民,由于地形较为特殊,手机信号还没有覆盖到该村民小组。

海文权是该村民小组的精准扶贫户,由于原先房屋所在地受到山体滑坡的影响,今年,管委会动员海文权家搬迁到了原住房300米以外的一处平整地带,在新家,海文权养起了山羊和土鸡,种上了药材,70多岁的老母在家喂喂牲畜家禽生活悠闲自在。

过去,阿卡里村民小组主要的收入来自养羊和种植洋芋、白芸豆等。管委会副主任李继文介绍:“阿卡里由于海拔高,土壤较为肥沃,村民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种植洋芋,亩产上千斤。但由于洋芋价格较低,经济收入较低,长期以来都是自种自吃。”如何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如何改变世代沉淀的生活习惯,如何让这十几家人脱贫致富,解决一系列问题绝非易事。在阿卡里扶贫问题上,管委会并未因偏远而忽略该村民小组的扶贫问题,而是通过产业扶持、基础建设、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危房改造、教育脱贫、劳务输出等工程对该组进行帮扶。“通过一年两年的帮扶就要脱贫绝非易事。管委会通过产业带动、智力帮扶、观念帮扶等手段方式使该地不但要脱贫更要避免脱贫后又返贫。”经过一年多的帮扶,边远闭塞的阿卡里村民小组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外打工,更有勇于创业,敢“吃螃蟹”的人不断涌现。

在与鲁礼型组相隔不远的龙洞村民小组,丁玉华家热闹非凡。从12月开始,龙洞村民小组每家每户在腊月都会选定一个好日子杀年猪,并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到家里品尝,这便是本土俗称的“杀猪饭”。

在龙洞组,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会养好一头土猪,只喂猪草、瓜果、野菜、五谷杂粮,喂上两年,猪肉味道纯正。进入丁玉华家,在刚刚平整过的院坝里,猪叫声、吆喝声、还有孩子们嘻戏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柴火散发出阵阵热浪让人们感受到了新年的到来。杀猪完毕,丁玉华将一部分五花肉做腌肉,两个后腿腌制火腿,其余的肉就拿来做“杀猪饭”。在龙洞小组,常见的菜谱有乱炖、小炒、沾水三线肉、水煮酥肉、血灌肠等。

丁玉华脸上洋溢着无法言表的幸福,“感谢管委会对我家的大力帮助,让我家走出了贫困。以前宰头年猪很是舍不得,有时一年到头没有什么积蓄,甚至连年猪都养不起。现在我家不但养了猪还养了70多只鸡。有了产业,还有了一所新房。”丁玉华挠着后脑勺腼腆地笑着说道。只见核桃树下的遮阴网中传出了咯咯的鸡叫声,土鸡、放养鸡、尼西鸡在争食散落地上的玉米粒。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开发区管委会将扶贫纳入到全区的重点工作中,结合开发区实际与区内企业牵线搭桥,在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同时,以“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开发区的二半山区较为适宜发展药材产业和山地养殖业,无论是种植或是养殖,开发区内都有相关的优质企业与农户合作并提供技术指导,管委会在其中牵线搭桥,在企业效益保证的同时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收入,区内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是优先考虑本地农户,显示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李继文说。

基础建设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石,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物质基础。管委会着力解决村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争取政策,全面推进两村一社区的基础设施、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农田水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帮扶,实现基础扶贫工作从单一向综合多样化方式转变,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夯实了物质基础,使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解大钦)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