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力量 培养骨干队伍 严格管理党员 优化组织设置 推进阵地建设 强化农村党建 整顿软弱涣散 实施结对联建 村民依法自治 完善考评机制 迪庆全面加强“堡垒村”建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稳定不稳定,重心在基层”。 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路上,迪庆把“堡垒村”建设作为全州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认真分析研判,明确目标任务,以规范基层党务、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促进作用发挥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限要求,力求“堡垒村”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基层工作力量 在充实重点村、难点村派驻村工作力量的基础上,督促各县市认真制定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帮助村党组织建强基层组织、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化解矛盾、理清发展思路、助推产业发展。 严格执行乡镇干部任期调整、最低服务年限等规定,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加大招录公务员(事业工作人员)力度,着力解决乡镇干部缺编问题。 培养壮大骨干队伍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乡村干部集中培训,州县乡三级共投入165万元资金,举办34期培训班,培训3900多人次,实现对乡村干部全员轮训。 全面实施“迪庆藏区村干部素质学历双提升行动计划”,对村干部进行为期2.5年的“在校学历教育”,11月份在州民专已正式开班培训,有221人参加了第一期培训。 按照分类存档、动态管理的方式,把农村优秀人才纳入本地“能人”培养计划,抓好“三培养”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每个村(居)民小组至少有2名以上党员能人。 严格党员教育管理 针对党员管理不严格的问题,细化措施从严督查《迪庆州从严从实管理党员实施细则》、“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日等制度的落实;针对党组织活动不正常、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研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的通知》等制度,从细小处着手抓整改。 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集中排查,排查出172名失联党员,对161人给予限期改正,11人按自行脱党除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探索建立了县市、乡镇“流动党校”,县市每年至少开展1次、乡镇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集中送学活动,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 按照“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原则,逐村分析研究党组织设置有效形式。 积极探索和推广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或在党组织引领下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指导各县市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积极稳妥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我州“两类”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从9.8%、12%提升到76%、86%,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双覆盖”。 推进活动阵地建设 积极向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汇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今年州级层面投入18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基层活动场所建设和发展股份合作经济。 采取州级补助一点、县级整合一点、基层自筹一点的方式,全州共新建和修缮村级活动场所3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88个,建立了4个县(市、区)党群活动中心,发展村级股份合作经济组织70个,基本实现贫困村都有“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落地。 强化农村支部建设 督促各县市对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班子配备、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硬件和软件建设。 督促村民小组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等基本制度。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精准锁定整顿对象。按照“一个党组织一个整改方案、一个问题一条整改措施”的原则,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包支部、定题整改包指导、定时转化包效果的“三定三包”联系整改机制,全面完成了16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改提升。 下一步工作中,将按不低于10%的比例每年倒排确定一批整顿对象,采取县市级领导联系“老大难”村,政法部门联系“治安混乱村”,组织部门联系“软弱涣散村”,进行分类联系指导,分类开展集中整顿。将整顿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党建目标管理内容。 探索实施基层党组织结对联建 在认真总结维西县的经验做法基础上,我州下发了“村村联建”的指导性文件,以边界地区为重点,开展跨区域邻里党组织的结对联建,通过建立联席会议、经验交流、信息互通、矛盾共调等机制,深化邻里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下一步,将分类推广村企、机关农村党组织结对联建工作。 强化村民依法自治 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务党务公开制度,保障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把落实“三村七进一行动”工程纳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年底党建目标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评价干部业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做到有安排部署、有考核评价、有奖惩激励。(次里扎史 永基卓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