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的北京,一场暴雨倏忽而至,似乎为北京西郊带来一丝凉意。然而它的来去匆匆,则为日后的闷热高温埋下伏笔。而此时,在室外的人们,像极了蒸笼里的馒头。 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队员们,仍要身着厚厚的礼兵服,在室外接受六个半小时的训练,每天如此。 程诚:百折不挠,不让须眉 2008年才报名阅兵队员的程诚,如今已经是三军仪仗队女兵中队中队长。当了解到她是一位曾圆满完成“9·3”阅兵、“上海亚信峰会”以及多次外国元首访华等60多次仪仗司礼任务的资深空军护旗兵,记者油然而生了深深的敬意。 当被问到“女兵的体质比男兵差,训练强度还这么大,有没有出现病痛、昏聩的情况”时,程诚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家常便饭了”。事实上,程诚曾在腰上长了一个馒头大的疖子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训练。在队医一再要求手术的情况下,她才同意保守治疗。休息期间,程诚仍然忘不了训练,由于囊肿让她无法扎腰带,她就用细绳系住裤子走上训练场,让教练都哭笑不得。 2015年8月,“9·3”阅兵前夕,在一次全要素合练中,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男兵训练班长对程诚说:“那边有一个卫生间,女队员去里面躲躲雨吧。”作为女兵中队长的程诚却做出了善意的拒绝:“不能容纳所有战士,我们宁愿一起站在这里淋雨。”正是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让程诚带领女兵仪仗队一路披荆斩棘,圆满完成多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程诚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问了一个自觉“敏感”的问题:“训练这么艰苦,有没有女队员知难而退的?”没想到,程诚一脸坚定又稍带自豪地说:“训练虽然苦,队伍里从来没有一个女兵退出过!”可以说,“程诚们”是当代木兰精神的最佳诠释。 孙国祥:利刃出鞘,载誉归国 拔刀、立刀、托刀、撇刀……中国仪仗队的“军刀礼”是迎宾礼坛上的最高礼节。对于孙国祥而言,他很清楚训练“军刀礼”的意义。“我深知1米多长、1.65公斤重的指挥刀中所包含的分量。”孙国祥说。熟练掌握“军刀礼”,需要达到“刀人一体”的境界——不看刀口、目视前方,就能瞬间将军刀插入鞘。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每日刀不离手,反复训练。然而,别人训练得再苦再累,流的也只是汗水,可对于孙国祥来说,他付出的却是血的代价。一次次刺破伤口,一次次留下伤疤,最终,孙国祥实现了梦想,受命以海军分队长的身份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第一次出国执行任务的他面对的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环境,红场光滑的青石板路,让孙国祥感到像冰面一样,使不上劲,甚至还有崴脚的风险。然而,孙国祥就是不信邪,哪里不平往哪儿走,哪里路况不好去哪儿练,最终带领方队完美走过莫斯科红场,为世界留下了一道飒爽英姿。 王冉冉:献身仪仗,为国争光 12分钟、177个动作、440步,一场在俄罗斯“斯帕斯”国际军乐节上看似简单的表演,没人知道背后凝结了仪仗女兵王冉冉多少心血。 王冉冉依稀记得收到赴俄罗斯执行军乐节表演任务时激动的心情。然而,喜悦之情还未持续多久就被看得见的挑战迅速浇灭——此次中国女仪仗队员是以枪操亮相。作为此次军乐节唯一的女兵枪操表演者,她们必须肩上扛着3.5公斤多重的礼宾枪按照节奏舞动出美妙的动作。没有力气,过去的一切训练都是白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完成此次任务,王冉冉带领参加任务的队员们开始力量练习。拿枪做单手托举、俯卧撑、引体向上……经过反复训练,女兵们的臂力取得了大幅提升。 然而,紧接着另一个困难又迎了上来。这次表演是在配乐中进行的,仪仗队女队员们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所以,这给表演带来了难度。为了分毫不差地完成动作,王冉冉在凌晨3时在大家熟睡时,还要一次次地确定节拍,一次次地设计动作,几个月的时间过来,光王冉冉绘制的图纸都有上千张。最终,王冉冉带领队员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