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5月20日,新华社、迪庆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唐卫彬、钱彤、王长山、侯文坤采写的长篇通讯《一条天路,一个梦想——藏族“愚公”斯那定珠传奇》,读后感触颇深。 为了给乡亲们修路,曾经身家数千万的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斯那定珠变成“亿万负翁”。斯那定珠为什么如此舍得?因为他是精神富翁:坚守着一个梦想:修一条路,连接起封闭的家乡和精彩的外部世界,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精神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小康社会既是物质充足的社会又是精神丰富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坚持追求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实现全面发展。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相比之下,那些狭隘自私、唯利是图的人,虽然可以实现物质上的富有,但缺乏公德心、自私自利,精神上就是贫穷的。物质上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而精神上的贫穷往往是致命的。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腰缠万贯的富翁巨贾,无论其曾经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极度的精神空虚,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酿成人生悲剧。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以斯那定珠为榜样,补精神之钙,做精神富翁。(记者 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