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守候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9 11:48:33

——记省部级劳模拉卫东

拉卫东率队参加省内外体育比赛。

参加工作28年,担任四届体育班篮球队教练12年,培养了数百名学生,其中不乏篮球、田径等运动赛场上的佼佼者,进入云南省乃至国家级训练队。28年体育执教生涯,拉卫东染白了双鬓,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奉献了力量。

“零比分”激发梦想

父亲是一名军人,拉卫东出生在迪庆军营。9岁时,父亲因公殉职,拉卫东回到了香格里拉小中甸家中,经常上山捡菌子、砍柴,参加农村劳动,练就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上学后又钟爱体育,初中时还担任班级体育委员。1982年,18岁的拉卫东等代表迪庆参加云南省“三好杯”足球比赛,先后与昆明、曲靖的较量中,迪庆代表队以12比0、7比0的大差距比分输掉比赛。年轻气盛的拉卫东很不服气,他认真总结比赛失败原因:从高海拔来到低海拔,“高原牦牛”有体力而无技术,这是迪庆代表队最大的问题。看着其他地州代表队登上领奖台,拉卫东暗自下决心,要通过努力,提高运动技能,展示迪庆风采。1983年高考时,拉卫东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上海体育学院并被录取。踏入上海体育学院校门时,这名藏族学生被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折服了,与迪庆一块草坝就是足球场、两个篮架就是篮球场的设施比起来,上海体育学院简直就是体育“天堂”,拉卫东在这里忘乎所以地学习、训练,梦想着4年时间快快结束,用自己所学本领尽快为迪庆带出一支能够参赛夺冠的体育队伍。毕业后,拉卫东毅然选择回迪庆,担任迪庆少体校副校长。

激情在燃烧

迪庆属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高原人往往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缺乏科学的培训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其中,篮球是集体项目,篮球运动普及率高而水平不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设施场馆要求也不高。迪庆少体校为拉卫东执教提供了舞台,他把篮球作为执教的开端,担任了四届12年体育班篮球队教练,身兼教练员和班主任。6点带队训练,晚上伏案写训练计划,每周课时达36节。迪庆的冬天,漫天雪花飞舞,有的学生想着可以在被窝里多睡一下,可是第二天早上6点准时,拉卫东已经在训练场吹响了训练的哨子:简陋的球场上,拉卫东用雪堆砌成一个“冰雪座位”,再放一块纸板,端坐在上面执教训练, 几小时的执教结束后,拉卫东一屁股坐下去,裤子被融化的积雪打湿,严肃紧张的训练往往在学生们的笑声中结束。

上世纪90年代是缺衣少穿的年代,迪庆少体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食宿,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是一桩美事。当时,体校学生每天补助6元,但经常进行高强度训练,6元补助不能满足队员需求,为让队员们吃饱,拉卫东动员妻子在自家的院子里搭灶搞集体食堂,生火做饭,为队员提供“后勤保障”,安排好伙食。为了弥补队员们“油水不足”,拉卫东找了一个偏方:从小中甸老家拿来酥油,让队员们在训练之余喝几口炼好的酥油补气。

进入少体校的学生,农村孩子占很大比重,有些队员基本生活费交不起,拉卫东就和其他教练一起给队员们你凑一件衣服、我凑一双鞋子,保证队员正常生活,完成训练。拉卫东把好少体校的“入口关”,只要听说那个村、那个学校有体育苗子,就赶去挖掘人才。

2014年,备战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期间,少体校没有专门食堂,为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拉卫东想出一招“搭伙吃饭”——通过多方协调,交适量的伙食补助到相关企业食堂搭伙,为运动员省去做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训练。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的支持下,迪庆州代表队在省十四届运动会上取得6枚金牌的好成绩。

付出总有回报,拉卫东的少体校为云南省、国家输送了一批批运动员。1988年至今,拉卫东率队参加省内外各项比赛,获得30多项奖项,其中,不乏获得金牌者。

培育桃李遍高原

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是对他最大的赞赏。担当少体校校长后,常常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拉卫东:一些优秀运动员考取体育学校毕业后,或者赛场挥洒汗水获得荣誉后,却面临就业的难题。

为解决少体校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1993年,少体校与州民专创设了迪庆州第一个“体教结合”班级,之后又多次开班,对提高队员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州情,拉卫东探索训练方法,为运动员走得更好更远打下了基础。2000年,少体校又提出“走出一个、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培养思路。

在迪庆,拉卫东是最好请的“教练”,每逢企业、单位、学校请教练或裁判,拉卫东不谈钱不谈名,只有一个条件——如果需要体育人才,请招用少体校学生。2012年,拉卫东草拟了《迪庆州优秀运动员升学就业暂行办法》,大力推进运动员招生、教学、就业,努力破解难招生的问题,又要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当运动员黄金期结束后,实现就业。可以说,少体校是孕育我州体育运动员的摇篮,也是向更高级体育殿堂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动脉血管。2006年以来,拉卫东配合中国网管中心,在我州选拔了15名优秀运动苗子输送到中国少儿网球西部实验班培训,其它领域输送的一批优秀动员已在全国性比赛崭露头角。少体校经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接洽,在当地企业、公安、部队、学校等安置运动员50多人。

拉卫东说,通过多年努力,迪庆具有了发展体育事业的土壤,培育、浇灌、守护运动员,就是等候和期盼他们在体育殿堂盛开最鲜艳的花朵。(和金莲)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