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山守住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01 14:51:54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清山

户均有补助、人均有补助、放牧和耕田也不耽误……藏族农民孙诺的家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浪茸村民小组。与其他村不同的是,浪茸位于普达措国家公园内,这里的旅游反哺社区政策让村民们改变了“靠山吃山”老模式,成了守山人和看山人。

近年来,在地处长江上游流域的迪庆州,绿色发展理念像浪茸村一样正成为当地各族人民的共识。迪庆以“生态立州”构筑青藏高原东南缘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迪庆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是我国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林地面积达到2826.6万亩。截至去年,迪庆州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74.9%,林木总蓄积量达到2.64亿立方米,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和9.5%。

浪茸村以前生活贫困,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把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保护起来。“公园是建立了,但要让村民有生态收益生活有保障,护林才能变为自觉行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协调管理科科长和堂说。

2006年起,普达措国家公园实行了旅游反哺社区政策,把公园范围内涉及的村庄分为核心区、二类区、三类区三个等次,分类发放补助。浪茸村位于核心区,33户村民像孙诺一样领取补助。除了种几亩青稞、土豆等作物,孙诺还在景区打工,收入也不断增加,家里买了面包车、拖拉机,电器一应俱全。“生活很好,这都是保护山林的好处,如果山光了树没了,谁还会来?”孙诺说。

“旅游反哺社区”只是迪庆“生态立州”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的系列举措之一。迪庆州委副书记顾琨说,香格里拉是我们的名片,森林是迪庆的财富,守护好这一片绿色,不单是为了迪庆人民,也是为了长江上游和全国人民。“这里天蓝水绿、空气清新,把这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义不容辞。”

迪庆州林业局调研员王德明说,金沙江流经迪庆境内430公里,流入金沙江的一级支流有80条,保护好迪庆的生态,就为长江上游构筑了安全的生态屏障。

记者从迪庆州政府了解到,以构建生态屏障为目标,迪庆已连续5年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持续开展天然林、天然草场、高原湿地等自然保护工作,“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群众的保护热情被激发,保护主动性大大增强。

迪庆还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和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探索易地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机制,累计投入生态转移支付资金7.8亿元。扎实开展生态移民、农村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迪庆州州长齐建新说,加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新增污染源,强化环境执法等举措,去年6月,迪庆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迪庆州林业局副局长张永林说,像普达措国家公园这种模式,开发了不到3%的区域,保护了97%左右的天然林资源。“森林得到保护,经济得到发展,群众实现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十二五”以来,迪庆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州完成营造林逾154万亩,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近61%;完成全民义务植树726万株,比“十一五”增加118%;完成节柴灶建设15300户,比“十一五”增加12%。推进生态产业建设工作也颇见实效,全州有177个行政村种植核桃,核桃产业保有量达86万亩。目前,迪庆州生态公益林总面积已达2650.61万亩。自2009年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全州补偿资金累计到位达7.62亿元。

“对待森林防火就像对待油库一样;对待造林绿化就像养儿育女一样;对待森林有害生物就像对待瘟疫一样;对待森林资源保护就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这是当地生态建设理念通俗易懂的一种表达,在张永林看来,也是接下来生态保护工作要坚持的原则。

据介绍,到2020年,迪庆争取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77%左右,林木绿化率达到并保持在84%左右。今年,迪庆要继续抓好森林生态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等工作。齐建新说,迪庆将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管道、冬季供暖和建筑替代材料等项目建设,减少木材消耗,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雪山、森林、草甸、湖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浪茸村民小组组长知诗批楚很是自豪。“山林是我们的财富,一定要看好山守住山,把青山祖祖辈辈传下去。”(新华社昆明3月29日电 王长山 侯文坤)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