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礼仁村鲁礼型村民小组扶贫工作侧记 春雷过后,位于开发区礼仁村的鲁礼型村民小组下起了绵绵细雨。鲁礼型三组的村民丁志文在细雨中抓紧时间从拖拉机上卸下盖新房用的砖块,赶在7月雨季来临之前住进新家。一句“安家才能乐业”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丁志文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位于大山之中的鲁礼型村民小组,是开发区32户精准扶贫户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难做,脱贫难度不小,据统计,32户扶贫对象中鲁礼型就占了11户。随着开发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不断推进,有力促进了山区、半山区贫困群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丁志文现在房子的所在位置比在建的新房高出100多米。在盘旋的山路上,看似不远的距离却要行车40分钟。去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协调帮助下,丁志文和同组的村民置换了土地实现了易地搬迁。 “以前是木楞房,夏季阴雨潮湿、冬天漏风寒冷,长期居住腰腿都患上了风湿,现在砖木结构的新房比以前安逸多了。”丁志文的老房子与其说是盖在山上,不如说是嵌在山腰。 据统计,开发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而位于山区的鲁礼型村民小组耕地面积更是严重不足。如何利用好现有耕地有限资源增收致富,脱贫摘帽;如何转变困难户的“等靠要”的思想模式,找准“穷”根、抓住“困”源,建立“造血式”扶贫机制。 管委会主任格桑纳杰在对于扶贫工作有自己的见地:“立足自身特色,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是关键。加快培育有规模、能见效、上品牌的产业,构建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迪庆特色的产业格局。经济的发展应以产业为基石,开发区的扶贫工作也要围绕产业开展。多年来,开发区密集的工业产业园区和绿色产业园区为本区提供足够的就业空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日趋成熟,通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区不断推进‘四区战略’,在招商引资、培育产业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引进和培育了香格里拉酒业、昆钢、东旺生物、舒达生物、香格里拉藏雄青稞食品、尼西鸡养殖等一批企业,在培育财源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收入、活跃消费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好的项目,带给贫困户的不止是收入,也是脱贫摘帽的希望。 由于条件有限,鲁礼型村民小组主要种植药材、核桃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丁志文今年在二半山区种了4亩附片和大白豆,加上平时上山挖山货的收入,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管委会为了帮助我家脱贫,给我3000元资金,让我种植附子,在盖新房的过程中,也帮忙协调土地,对口帮扶的李继文副主任还自掏腰包2000元给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丁志文指着被他挂在新房大梁上李继文的联系卡说道。作为20多年的老党员,丁志文谈起鲁礼型的变化滔滔不绝:“以前,村子里的风气不好,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嗜酒成风。近些年,管委会扶贫工作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牵线搭桥,设身处地为我们脱贫努力工作,小孩有好学校上、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岁数大点的可以在家种药材,无所事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喽。”(解大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