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河北省望都县一支农民文艺队在进行传统社火表演。元宵节将至,河北省望都县十余支乡村文艺队的农民以舞狮、舞龙、旱船、花环舞、跑驴、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花会展演喜迎佳节。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世界多元一体的新时代里,节日作为人类活动的历史与习俗,是属于世界文化的共同遗产。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对于本民族文明历程的集体记忆和优秀民族精神的表征。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历史真实性。据传,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而设。把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梳理和联接,就是一部浓缩的民族国家简史。 传统节日不只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民族意识的载体和时代精神的资源,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现代人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特殊意义和效果。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传统节日中最为亮眼的精神内核。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的由来中,都包含了这种爱国思贤的传说故事,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敬祖尊老的传统美德。 许多传统节日都与祭祖、敬祖有关,祖先崇拜不仅是体现出家族范畴的孝道,更是对于民族精神和道德之根的念念不忘。当下中国每年一度的“春运”实质上就是一种践行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文化现象。“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道德范畴几乎都完整地体现在这些传统节日文化之中。 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结晶,在当下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特殊功效,成为了民族文化谱系中最具普遍认同感的表征符号,具有超越性和经典性。与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传统节日是通过所有家庭、地域和族群的活动来传达其意义与内涵的。在一个个节日的庆典和仪式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参与其中。在群体的狂欢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进行着融合和整合,有助于海内外华人的向心力和国家统一意识的形成。 节日文化还具有消弭隔阂、淡化纷争,增加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功能。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节日里街头人们偶尔发生冲突,自己或者他人一句“大过年的,算了算了”,基本就可止息纷争。我们没有做过专门的调研,但是从自己和朋友们的感觉来看,节日里的暴力事件一定少于平常日子。所以说,看似普通的节日承载着相当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大而言之,可能成为“爱国”、“和谐”、“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源流的构成元素。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对于一个个人来说,传统节日是自己逝去时光的美好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节日的实质性内容可能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还保留着些许习俗仪式。这些习俗仪式也许并未真正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审美的感受。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我想,许多中国人心里都有一种畅想和期盼,让古老的节日日久弥新,因为其不仅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资源,也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历史和童年记忆。(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