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十六论”应时而发,据实而论,掷地有声,激荡人心。 连日来,“国平”连续刊发16篇文章,系统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多来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成就。 “国平十六论”分别从“中国梦”、改革发展、“新常态”、“三个自信”、生态文明、外交成就、网络建设、法治建设、从严治党、军队改革等方面展开论述。虽然涉及领域众多,但中心主题只有一个:人民,不仅是三年多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源泉与奋斗坐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共迎2016年元旦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强调。 “国平十六论”开篇即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人民”的理论与实践认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付诸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使党群干群关系更紧密,使党心民心更凝聚。 事实上,习近平一直告诫全党、警醒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这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形成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的强大势场,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显著改变,党心军心民心更加凝聚。 这三年多来,习近平到地方考察调研28次,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深入农村、社区、工厂车间、港口码头;调研时,吃自助餐,吃大盆菜,住临时板房,同村民一起摘柚子,排队点餐,用自己的钱为乡亲购买年货。 这三年多来,习近平出访20次,累计138天,行程近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近10圈,足迹遍布各大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每一次出访、主持的每一次“主场外交”,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习式外交”成为了国际外交舞台上“现象级”风景线。 “民心”一词贯穿“国平十六论”始终。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启示的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让人民得到了更多福祉,也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正如“国平”所说,习近平强调的人心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民众在民生体验中是否得到实惠、有否得到尊重的问题。人民观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厚重的阐释,是近三年民生观受到政治重视的显著标志。从“权为民所赋”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民生问题,不再是一个油盐酱醋菜的琐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授权和政治履责的严肃问题。 “国平十六论”在枚举了一个又一个铁一般事实后得出结论:三年多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具有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卓越才能、驾驭全局能力,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辟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来源:光明网) 链接: 六论:在改革中更好掌握当代中国命运“以人民为中心”开辟伟大事业新境界 ——一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共迎2016年元旦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曾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信念、人民理念,是党的宗旨所在,是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主旨主线。正是在这一信念与理念的指引下,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就,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开辟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人民”的理论与实践认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付诸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使党群干群关系更紧密,使党心民心更凝聚。人民,不仅是三年多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源泉与奋斗坐标。 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最牢固的执政根基,这是党最深切的认知。“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这样告诫全党、警醒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河南兰考调研时,他曾这样发问: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他多次强调,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执政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有“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的情怀,强调我们党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启示的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让人民得到了更多福祉,也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平2016年2月4日) 中国巨轮在伟大掌舵中行稳致远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2015年,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新台阶。 这是对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高度概括。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引人瞩目,我们党、国家、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这些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这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形成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的强大势场,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显著改变,党心军心民心更加凝聚。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28次,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深入农村、社区、工厂车间、港口码头;调研时,吃自助餐,吃大盆菜,住临时板房,同村民一起摘柚子,排队点餐,用自己的钱为乡亲购买年货。诚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虽然我们面临困难挑战、荆棘丛生,但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和我们的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三年多来,从登甲板、进舱室深入战位了解训练,到上战车、入班排观摩实兵实弹演练,再到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习近平主席足迹踏遍全军部队。三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0次,累计138天,行程近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近10圈,足迹遍布各大洲。 三年多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具有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卓越才能、驾驭全局能力,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辟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航船要抵达全面小康社会的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为这艘巨轮掌好舵,也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一起划好桨。”今天,中国这艘巨轮稳步前行,正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掌舵者,在于他有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诚如他所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聚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同心圆,中国这艘巨轮一定会不断劈波斩浪、始终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浩荡抵达。(国平2016年2月5日) “三个自信”托举壮丽“中国梦” ——三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振兴的民气民魂所在。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自信的民族没有希望,缺乏自信的事业难以成功。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三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他指出,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们看到,这几年,我国遇到内政外交棘手问题不少,攻坚克难风险不小,但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我们之所以取得新成就,一个极其重要的根由就是,坚持“三个自信”毫不动摇。 道路选择关乎兴衰成败。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走什么路?国内外高度关注。三年多来的实践宣示: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大道直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现代化目标、围绕着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而推进、而展开。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重视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在道路问题上,中国老百姓有着高度共识。同时,国外舆论不仅赞美中国的成绩,对中国道路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肯定。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展现的活力是世界的一大奇观。 理论指导决定行动方向。这三年,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向前推进。面对新矛盾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定,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对总体布局、协调推进,而且对具体路径、实现形式,都胸有成竹,表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达到新的高度。我们的党是注重理论建设的党,更是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壮丽进程,而且必将闪耀出科学理论的灿烂光芒。 制度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制度乃是国家之根本,没有好的制度,很难实现国家发展振兴、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这三年,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制度结合起来。立法监督、执法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可以说这几年,国家管理有序有效,政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远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坚持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这是经过无数艰辛探索而获得的最宝贵的经验。三个自信,构筑着强国之路,兴国之本,立国之基。(国平2016年2月6日) 中国梦是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灯塔 ——四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非比寻常的时刻对国家、民族、个人、世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012年11月29日上午就是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向世界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年多来,中国梦,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和生命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的“新图腾”,成为照亮人们砥砺前行的灯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当下,中国已行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精神支撑和梦想引领,去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历史性跨越。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精神旗帜和奋斗的动力之源。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人民心中。去年访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讲述梁家河变迁的故事,揭示了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更是让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国梦恢弘而又具体,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将中国梦化为老百姓身边一个个摸得着的现实细节,中国梦才有无尽的生命力。生机勃发的中国为个人梦想提供广阔生长空间,而个人的拼搏进取,又为民族复兴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交相辉映,联通着中国与世界。中国梦,是合作共赢的梦,是开放包容的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发展必将寓于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也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这是习主席去年访英时的话语,平易而深刻地阐明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必将进一步交汇,奏响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壮美乐章。 昂扬,因为有梦。中国梦聚合起13亿人民的磅礴之力,激发起中华儿女的冲天豪情,推动着中国巨轮驶向民族复兴的浩瀚大洋。(国平2016年2月7日) “五大发展理念”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五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加快发展,而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始终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绝非偶然,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甚至挑战。如何解决好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何解决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如何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解决好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破解的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些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观点,这些集中反映在“五大发展理念”之中。 ——在发展动力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在发展的协调性上,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增强发展后劲。 ——在发展模式上,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发展的开放性上,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在发展的目的上,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可以说,对“五大理念”认识越深刻,贯彻落实就越自觉。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五大理念”作为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愈益显示出来,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助力。(国平2016年2月8日) 在改革中更好掌握当代中国命运 ——六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外出调研,就选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宣示的正是改革的坚定决心。 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的历史眼光与科学认知,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与胆识,开启新一轮改革的伟大进军,推进当代中国越沟迈坎、坚毅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改革成果,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改革观,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引。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方向上,“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目的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是我们党推进改革的动力源泉和价值依归。“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深入了解“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信念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强调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策略上,“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强调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三年多来改革实践已经表明,改革的勇气与智慧缺一不可。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方法上,“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改革要在艰难中开辟前进之路,就必须把握改革脉搏,把握改革内在规律,特别是把握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还要把握改革与开放、法治的关系。“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这一改革观,体现在改革实践上,“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求“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三年多来,从抓改革方案,到抓改革责任,从抓改革突破口,到抓改革试点,改革在实践中次第开花、落地生根。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改革总施工图和总台账,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迄今已召开20次会议部署和推进改革落实,再到每年确定的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改革正有条不紊向纵深挺进。面向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国平2016年2月9日) 在信仰法治中建设法治中国 ——七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013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同志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三年多来,从宣示“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到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再到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信仰法治,践行法治,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重要战略举措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指导推进了当代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深入回答了党和法治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就是方向是否正确、政治保证是否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3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些重要论述,正本清源,指明方向,对于建设法治中国意义重大。 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遵循。 这一新理念新思想,全面丰富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五大法治体系”;在工作布局上,坚持“三个共同推进”,坚持“三个一体建设”;在重点任务上,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强调“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重要论断和重要部署,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进程中“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指明了目标和路径。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信仰法治中推进法治,法治的阳光就会永久普照。(国平2016年2月10日)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治党方略” ——八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党传递坚定而明确的信号。三年前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向13亿人民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强力正风、铁腕反腐,拉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逐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治党方略”,有力指导和指引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引向了新的深度。 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方略”,立足于对党执政地位、执政资格、执政根基的深刻认知。“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正是有这样的深沉警醒与深重忧患,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强调“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既拓展了管党治党的理论内涵,又指引了从严治党的新实践。 在思想建设方面,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要防止“得‘软骨病’”,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作风建设方面,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在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强调要有“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建设廉洁政治,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纪律建设方面,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在制度建设方面,强调“依规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三年多来,一大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和人分别受到查处和处理,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对反腐败的四个“足够自信”,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建设廉洁政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国平2016年2月11日) 以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九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的一番话,一语中的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治国理政中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先进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走中国道路的根本保证,是正在追梦中的全体中国人的道德准则、价值标准,是所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确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守国之度,在饰四维”,提出、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看到,在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的当下,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表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或倾向,信仰迷失,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等等“精神缺钙”的现象存在于社会不同领域中,致使一些人模糊了历史,看不清现在,认不准未来。面对这样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民族之灵魂,聚奋斗之志气,振聋发聩,砥砺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青年一代要像“系好第一粒扣子”那样,打好人生基础,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谆谆教诲激励着年轻一代,召唤他们意气风发地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国提出的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中国价值观,既与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有许多相通相融之处,同时对于“责任与自由”“义务与权利”“群体与个人”“和谐与争斗”等等价值观念的认知、判断和把握,在正确理解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价值观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独到而鲜明的特色,充满着中国式的睿智,具有广泛的价值认同,具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强大生命力。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总书记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必须将强烈的历史感与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相结合。“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全社会呈现更加健康向上欣欣向荣的面貌,这正是中国梦应有的美好景象。(国平2016年2月12日) 在新常态引领下因势而进 ——十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进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几次阐释“新常态”理念,为谋划十三五规划,为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目标最后冲刺阶段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清晰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石。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大国而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必然会有产业结构、技术、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必然受到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甚至经常遭到来自某些方面的恶意干扰。此时,需要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做出清醒冷静的分析判断,同时制定提出正确无误的应对策略。正是在这样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新常态”的理念并作出系统阐释,论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把握住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必然性的“大逻辑”,从而紧紧把握住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认识新常态,首先要敢于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极大的定力。“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习总书记一再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在科学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新常态”这一新理念,指明了中国经济列车继续前行的正确轨道,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着重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于是人们看到,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思路有了重大创新,转方式调结构的举措显现出新的变化。人们更注意到,党中央把脉现实,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破解难题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的五项要求,系统解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如何落实”等具体问题,吹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的冲锋号……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常态”是顶层设计,是新理念,同时也是全新挑战。可以坚信,随着体制机制变革不断释放出活力和创造力,随着科技进步不断造就出新的奇迹,满载梦想的中国航船将以更强劲的动力劈波斩浪,御风而行。(国平2016年2月13日)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一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这样强调。 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新实践,体现于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不仅取得了新成效、开辟了新境界,更形成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新思想。归纳起来就是,把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的价值,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标尺,把人民期待作为自己的行动,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利益是党工作的根本标尺和价值指向。“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期待、呼声与希望,是党行动的号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三年多来,这些肺腑之言一直令百姓情动于衷、感于肺腑。“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不断强调人民这个价值坐标、不断强化人民心声这个行动信号。进而要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要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年多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三年多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主要民生指标稳中有升,企业养老金连年上涨,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已经织就了世界最大的养老、医疗、教育三张“全民保障网”,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攻坚脱贫难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造福人民取得的成绩,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参与,靠的是人民的主体力量,诚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面向未来,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国平2016年2月14日)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十二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短短三年多时间,一个水更清、山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轮廓渐清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一认识不仅源自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更深植于他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担当。无论国内考察还是出国访问,习近平时时不忘生态二字,至少70多次提及“绿色发展”“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等生态关键词,“APEC蓝”、“留住乡愁”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习式生态热词”。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从“美丽中国”被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到绿色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反映的正是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从未停歇的深邃思考。中国发展到现阶段,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不打折扣不再迟疑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已然是当务之急。三年来,从四季如春的苍山洱海到大雪纷飞的大兴安岭,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怀和叮嘱带到哪里。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等理念变革带来了自上而下、由点及面、联动全国的新气象。新年伊始,习近平论及长江经济带时掷地有声的一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更是让国人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重要原则、总体目标,提出改革任务和举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也打出了从《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组合拳。在这种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新形势下,一个“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制初现雏形。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人民福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境界是习近平的又一大创举。只有让“APEC蓝”永驻,只有“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让人民群众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真正做到了习总书记铭记在心的“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启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更是让群众收获了真真切切的“环保获得感”。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号召力正伴随着习近平的宣介践行与日俱增。联合国大会,他倡议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他号召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而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设立、主动承诺近乎严苛的“国家自主贡献”更是让世界看到了知行合一的中国担当。正如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所说,“中国领导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无疑具有惠及全人类的世界性意义”。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习总书记有远见、有方略、有决心、有毅力的领导,山青水绿天蓝的美丽中国一定能早日建成。(国平2016年2月15日) “习式外交”打造全方位大国外交新格局 ——十三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外交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次出访、主持的每一次“主场外交”,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习式外交”以其大手笔、大视野、大格局打造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标志性风景线。 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0次,累计138天,行程近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近10圈,足迹遍布各大洲;3年多来,从博鳌论坛到亚信峰会,从雁栖湖APEC峰会到“9·3”阅兵,中国“主场外交”精彩纷呈。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3年多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锐意前行,抒写着新的篇章。日本外交学者网站不久前系统梳理,认为中国外交取得“五大成就”。敏锐的国际媒体借拿破仑“沉睡的狮子”之喻进一步断言:中国已经醒了,习近平正肩负着带领中国走向新的未来的历史使命。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3年多来,中国外交在延续着基本布局框架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新布局是其突出特点。 21世纪,中美关系牵系着中国外交的整体温度,而且攸关全球外交风向。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到瀛台夜话再到白宫秋叙,中美两国元首共同作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抉择,成为中美关系的“定海神针”。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总书记的倡导为人类社会探索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相处之道提供了新的范例。 打造中俄关系新典范是“习式外交”鲜明布局。当选中国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首访俄罗斯,3年多来,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从黑海之滨的索契到乌拉尔山脉南麓乌法,俄罗斯留下了总书记在海外最多的足迹,中俄迎来两国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中欧是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习近平两次到访欧洲都引起轰动,欧洲掀起外交“中国热”。中非合作是亲上加亲。总书记上任后首访非洲并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新方针,去年再访非洲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谱写中非合作新路线图。总书记两度访问拉美,中拉论坛的创立让太平洋“变窄”,拉近了最远大陆与中国的距离,是对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生动诠释。 从亚太、南亚到中亚,中国将周边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2013年10月,新中国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亲、诚、惠、容”成为经略周边、开拓周边的新指针。3年多来,总书记三次访问东南亚,两次访问中亚,两次访问南亚,两次访问东北亚——总书记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2016年新年伊始,总书记访问中东,实现了外交“全覆盖”。 多边舞台更是精彩不断。从二十国集团峰会到核峰会,从上合到金砖再到APEC,总书记一次次阐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与倡议。2015年9月,习近平首登联合国总部讲坛,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20分钟讲话赢得15次热烈掌声,是该届会议上赢得次数最多、最热烈掌声的一幕。 大格局需要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联接中国与周边乃至世界的金桥。中国倡导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应邀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股东……这证明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国视野、中国精神、中国创新、中国担当、中国理念……3年多来,“习式外交”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树立了一座座丰碑,其家国情怀、天下胸襟赢得了一次高过一次的掌声。展望未来,“习式外交”将续写新辉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扬帆远航。(国平2016年2月16日) 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战略指引 ——十四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2015年年末启动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军改震动了全世界,其背后隐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地位、作用的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2012年12月初,刚刚履新不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会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方向。 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提出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作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改革强军战略、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战略方向上,以强国梦强军梦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服从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在战略目标上,以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一强军目标是党中央从全局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指出“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强调“这三条决定着军队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军队生死存亡”。并从国家战略层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在战略路径上,以改革强军战略为指向。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强调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在铸牢强军之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指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在扭住强军之要上,“确保军队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战条件下摔打磨练官兵,砥砺过硬的军事素质,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强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要求“强化实战准备,牢固树立练兵打仗、带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牢固树立立足现有条件打胜仗的思想”。 在夯实强军之基上,“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调“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军情,深刻把握建军治军特点规律,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正化为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凝聚成强军兴军的强大动力。(国平2016年2月17日) 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新征程 ——十五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宏伟愿景。他不仅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还常以幽默传神的网言网语与普通网民交流对话,向世界展现了开放包容、自信大气的“习式互联网情怀”。在总书记治网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步伐蹄疾步稳、亮点频频。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句被标注在中央网信办官网醒目位置上的“习式治网箴言”道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深刻内涵。在这一顶层设计下,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相得益彰、齐头并进。从网络安全产业链基本成型到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初具规模,从“互联网+”、大数据战略稳步推进到互联网普及率接近过半,中国建设互联网强国的栋梁柱石日趋稳固。 “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网上舆论的高度重视,是总书记治网理念的一大亮色。在深改组会议上,他和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媒体融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强调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在解放军报社,他亲自向全军发出贺年微博。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短短三年时间,网信部门对总书记论断的全力落实,使得网络生态明显好转,网络空间日渐清朗。放眼网络,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格外响亮,正能量传播浓墨重彩。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总书记的关怀下,中国互联网产业迸发出蓬勃能量和非凡价值,给国民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带来巨大红利。一方面,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赶超美国,4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10强。另一方面,互联网成为各级政府聆听民意、汇聚人心的重要平台。公共服务网络化、政务工作信息化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成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兴力量。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将互联网视作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手。他多次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呼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高瞻远瞩地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大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成功竖起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新标杆。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以总书记的治网理念为指引,瞩望未来,互联网必能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强助力。(国平2016年2月18日)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航程 ——十六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三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却成为意义非凡的一个时间段。三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航程,正由这三年成功开启。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航程的三年,以四个打通为鲜明特征: ——打通了局部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关隘,开启了以全面改革推动中国复兴的新局面。习总书记上任以来,既确立了“改革没有完成时”的改革态势,也确立了壮士断腕的改革进路,更确立了搭建改革主体框架的总体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改革的宏观格局,体现出改革初始阶段的局部筹划走向改革当下阶段的全面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立宏观制度框架;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夯实制度基础;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牢靠的领导根基。打通局部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关隘,不仅需要有触及改革难题的政治勇气,也需要有精细谋划改革的政治智慧。 ——打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通路,开启了中华民族从历史通向未来的新历程。中国现代发展一直处在内外强大压力之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压力之下的现代缓进,归诸于传统文化的阻碍。习总书记上任后就明确强调,必须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将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的治国之道,引入现代国家治理进程。他随时随地引经据典,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呵护与悉心援用。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他将传统文化与当下处境紧密联系,融会贯通,体现出超越历史断裂、超越诋毁传统的现代理性姿态。 ——打通了民生工程与政治改革的瓶颈,开启了中国转型从生存向发展演化的进程。习总书记强调的人心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民众在民生体验中是否得到实惠、有否得到尊重的问题。人民观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厚重的阐释,是近三年民生观受到政治重视的显著标志。从“权为民所赋”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民生问题,不再是一个油盐酱醋菜的琐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授权和政治履责的严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民生理念中,人们才能理解风雷火电一般袭来的反腐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恰如习总书记指出的,反腐之难,不是未经掂量。但民心所向,誓推到底。反腐聚集的民心,已经有目共睹;反腐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已经为举世公认。 ——打通了内政治理与外交拓展的思路,开启了中国发展从大国向强国跃迁的时代。近三年,中国外交的积极进取态势,为国际社会注目。这种态势,不仅体现在对国际棘手事务的主动、有效介入上,而且体现在以全球眼光谋划中国的发展前景上。中国对欧洲事务的关注与处置,对美洲外交的积极进取与应对,对中东冲突与发展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都体现出中国将内政治理与外交拓展紧密勾连的崭新思路。而“一带一路”的大手笔谋划,正在显示其对中国及相关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有力推动作用。中国的大国外交,不仅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新形象,而且呈现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的不可替代作用。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展现出来的国际形象。 风正扬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既已开启,必将乘风破浪,直驶彼岸。(国平2016年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