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这是今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时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殷切期望。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还做过哪些调研?还对科研团队提出哪些希望?新华网“讲习所”今日推出《习近平指引科技创新路》,梳理习近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足迹,试图摸清创新中国的时代脉络。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首过去这三年,国产大飞机、高铁技术、“嫦娥玉兔”、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一个个高精尖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展望未来,“十三五”规划布局供给侧改革,又将给科技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我们一同来梳理习近平指引的创新路,解读科技强国的“密码”。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驾驶室察看。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铸国之重器 展示强国实力 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习近平在祝贺的同时,也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扎实做好首飞前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 这不是习近平与国产大飞机首次结缘。2014年在上海考察期间,习近平登上C919大型客机铁鸟综合试验台了解飞机多系统验证能力,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了解机舱布局。在与科研人员亲切交流时,他提到“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他勉励大家,“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懈怠,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抓下去,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2015年7月,习近平来到吉林调研,登上一列即将竣工的动车组头车,走进驾驶室,听取技术人员介绍。习近平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2013年12月的一个夜晚,习近平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现场的科研人员一同见证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聚精会神地观看显示屏上的三维演示和各项参数,聆听着扩音器里传出的各项口令。当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出“玉兔”号月球车的清晰图像时,习近平同指挥大厅内的测控人员一起鼓掌。 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习近平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2013年6月,习近平对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指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他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考察。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