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六个一”新成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7 17:54:23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江初) 近年来,德钦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不断创新理论宣传方式,强化舆论引导机制,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挖掘文化建设内涵,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六个一”新成效。

打造了一个文明品牌。2009年,德钦县阿墩子村委会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2012年再次获此殊荣,今年顺利通过复检验收,继续保留该荣誉,提升了德钦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树立了一个模范群体。深入宣传报道在努力实现“四为之路三县建设”总体目标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做法经验,营造浓厚氛围;紧扣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紧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突出宣传德钦县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了一个模范群体。继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的先进典型尼玛拉木、助人为乐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及中国好人香九妹、孝老爱亲的全省道德模范阿宗、全国优秀护林员白边、全国“十大少数民族优秀法官”荣誉获得者培初、“云南美德少年”荣誉获得者永青追格和德吉此姆之后,又树立了首届迪庆州道德模范李忠义、永昇、李瑞英等一批先锋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出的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品质,既为全县上下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也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构筑了一个文化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数字卫星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同步推进,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阵地服务、惠民服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打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春节文化活动、端午节射箭比赛、“太子杯”篮球赛、民族广场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全县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对传统歌舞进行发掘和创作,奔子栏锅庄、德钦弦子、斯农热巴等一批优秀节目在省州级文化活动中获得奖项,尤其是奔子栏锅庄荣获“迪庆州第三届新歌新舞比赛”金奖和“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两项殊荣。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德钦藏族神山祭祀仪式”已成功通过层层审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茨中教堂被列入国保单位,奔子栏佛塔殿壁画、飞来寺、茶马古道梅里段被列入省保单位。

凝练了一种精神气质。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凝心聚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共同凝练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的激励作用、凝聚作用、推动作用、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对于调动全县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增强凝聚力、提高号召力、推进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这种精神气质在“8·28”“8·31”抗震救灾中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同时也带给干部群众深深启迪。

搭建了一个外宣平台。按照“善用、善待、善管”的要求,在做好县级媒体管理、引导、服务、沟通等工作的同时,实施“请进来”策略,与新华社云南分社、中新社云南分社、云南日报驻迪庆记者站、云南经济日报驻迪庆记者站、春城晚报驻德钦记者站、康巴卫视驻迪庆记者站、迪庆日报社、迪庆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沟通联系,主动取得支持,成功搭建德钦外宣平台。

创建了一种宣讲本土化模式。在理论成果本土化方面进行尝试,根据金沙江和澜沧江“两江”流域的语言差异,在两个区域聘请一批理解国家政策、掌握本土语言的退休干部,组成了本土少数民族语言理论宣讲团,注重用生动的少数民族语言来诠释科学理论,使党的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和理解方式,用心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送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心坎上。理论宣讲员充分发挥民族语言亲和力强、通俗易懂、群众乐意接受的优势,采取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用本土藏语解释党惠民政策和党的宗教政策,增强了理论宣传普及的吸引力,提升了理论宣传普及的效果。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