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视察过的红色朱村:六旬村民义务讲解抗战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3 20:45:50

中国青年网临沂9月3日电(记者 杨双双)在山东省临沭县朱村,有一座红色纪念馆,65岁的村民王经臣是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已为8000多游客讲解。在这里,他还曾为前来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抗战故事。

  王经臣在讲解抗战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双双 摄

  花甲村民义务讲“钢八连”故事

  “1944年1月24日,李庄、大哨等地据点的日伪军500余人,向岌山区朱村等地扑来。24日拂晓,敌人扑进了朱村。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l15师3营八连听到枪声后,紧急集合,火速奔向朱村投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战斗中,八连连长鄢思甲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战斗持续到下午2点多,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在增援部队的掩护下扔下3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八连取得了胜利,但也有24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战后不久,朱村群众把一面绣了‘钢八连’3个字的锦旗送到连队,‘钢八连’由此得名。”

  这段“钢八连”的历史是王经臣每天必讲的一课,一字一句早已熟稔在心,闭上眼,当年“钢八连”英勇奋战的身影仿佛历历在目。

  “我小的时候就听钢八连的故事,所以在我心里一直有种想法,就是钢八连对朱村有恩,我要让钢八连的精神传承下去。” 王经臣对钢八连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每天清晨6点起床后, 王经臣便赶到纪念园,清扫庭院,擦拭展板,查看文物,准备当天的讲解资料,一大通忙活下来要到8点钟,匆匆吃过早饭后,他就要再次赶到纪念园,准备迎接当天的参观者……自从朱村建了红色纪念馆后,65岁的村民王经臣便成了这里的义务解说员,三年来,他已接待了近8000名参观者。2013年11月25日下午,王经臣迎来了解说生涯里最特殊的一位参观者--习近平总书记。

  “有点紧张,没想太多,只想给总书记讲好。” 王经臣回忆,“习总书记当时听得很仔细,还问了我两个问题呢。”

  而当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谷牧、肖华、铁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朱村战斗、工作的经历后,连连表示,朱村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办得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据介绍,朱村曾被誉为滨海“小延安”,刘少奇、粟裕、肖华等都曾经在朱村工作和战斗过。朱村八路军抗战是滨海抗日战争史上较为重要的一次战斗。

  “朱村是老八连救下的,老八连对我们有恩。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相继去世,了解朱村红色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们不能让这段历史在咱这代人手里间断了,必须想办法把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传承发扬下去!”2012年,富裕起来的朱村村民自发捐款60余万元,建成了由朱村抗日烈士陵园、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和朱村档案资料馆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有钱捐钱,没钱捐物,全凭自愿。”村书记王济钦说,得知村里捐建纪念园的消息,远在武汉的90多岁南下干部王子佩寄来了1000元钱,刚考上初中的学生王经良捐了20元,一名叫安理的6岁男孩捐了12元钱,让孩子牢记历史,不忘八路军的恩情,这或许正是村民建设红色纪念园的朴实初衷。

  “下一步,我准备坐下来,搜集更广泛的材料,把一些事情全记下来,充实纪念馆的资料,把这个馆做大。结合旧城改造,我有一个设想,就是把纪念馆建设成有一定规模的国防教育基地。” 王经臣如是说。

  总书记看望“老支前” 村支书为习大大唱村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专程前往村民王克昌家里,看望这位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的83岁老人。“总书记一进门就一直握着我父亲的手,拉着他挨屋看,感觉就像认识许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王克昌的儿子说道。

  “总书记一到我家,我跟他说,农村生活确实变了,社员生活确实好了。吃的好穿的好,还有文艺活动,习总书记就笑了,习总书记很实诚,惦记着咱老区人呐!”王克昌回忆起当初被习总书记接见的情形,“我说经常看电视关心中央政策,总书记还笑着跟我说‘请多批评指正’。”

  “以前八连经常进驻朱村,连长鄢思甲就住在我们家,那时候我还小,经常和鄢思甲连长还有他的警卫员闹着玩。”王克昌说,“后来他走了,我到了20几岁,和村里的20几个人一起去支前,在淮海战役中,用小推车和担架为前线运送粮食。现在我们那20几个人也只剩我自己了。” 王克昌回忆道。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村人民筹军粮、做军鞋、抬担架、救伤员不计其数,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四十多人负伤,王经奎等八名同志为抗日救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