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镇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纪实 近年来,维西县保和镇党委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这条主线,抓牢“三建三创六服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效能,不断开创保和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抓实“三建”, 夯实服务群众基础 保和镇党委通过建阵地、建队伍、建阵地,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实施“领头雁”工程,配强11个村(社区)37名村“两委”干部。以作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对机关干部和村(社区)“两委“班子的管理教育,严格按照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四项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着力培养高素质、年轻且能力强的党员队伍,深化“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把党员服务骨干培养成基层干部”的“三培养”活动,建设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能力。2012年来,先后投入近5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南路社区、白鹤山社区和腊八底村“两委”办公场所。先后投资20多万元修缮了十字街社区、罗马村总支及3个支部活动场所。11个村(社区)配套建设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民服务站、农家书屋、农村医疗卫生室、文化娱乐场地,真正发挥村级阵地决策议事中心、教育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作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分领域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召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及时研判、部署党建工作。建立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村党总支党建工作的指导。按基层党组织优化设置要求,通过村组联建,在党员人数10人以上的村(居)民小组设立党支部,优化组织设置,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落实“三化”,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该镇党委扎实落实“三化服务”工作机制,在推进“三化服务”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建设,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 服务工作项目化。把创建任务分解为具体项目,实施扶贫推进和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鼓励和帮助农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做到把项目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市政建设征地拆迁协调工作,维通二级油路实物指标调查及征地拆迁协调工作,托巴水电站兰永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征地协调工作,让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拉日村克施科组24户投资127.4万元的异地搬迁项目,完成高泉村、拉日村投资381万元的“以工贷赈”等项目,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民生。 服务工作集成化。镇党委以资源整合和功能整合,推进“绥江经验保和化”工作,形成结对包保“一家亲”,民情办理“一条龙”、决策共商“一条心”、信息公开“一扇窗”、镇村共建“一盘棋”的“五个一”服务群众的格局和工作方法,实现各部门人、财、物资源及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深度融合,提高服务集成化水平。建立“123”服务体系:建立一套镇村两级集综合协调、便民服务、信息发布、成果展示为一体的服务网络平台,搭建了为民服务的快速通道;组建二支服务队伍;建立镇村社三级服务体系,着力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全面抓好群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民政救助等民生问题的信息收集、数据上报、资金发放等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党员、群众的作用,形成组织联建、服务联办、制度联创的“三联”服务机制,建立以镇党委为枢纽点,对上连接系统,对下延伸系统,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指导和支持村(社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认真开展机关党员社区报到服务和军地共建党组织活动,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群众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结对帮扶、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推行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机关党员包组联户”制度。 服务工作网络化。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乡村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构建网格化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干部跑为网络跑,建立了镇级综治维稳中心、村级综治维稳点、村民小组维稳信息员三级维稳服务体系,实现了网络管理,“无盲点、无漏洞”;实行“4+1”工作法。加大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2014年,共调处各类纠份281起,调处率达100%,加强宗教寺庙堂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严厉打击“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和人员,构建和谐社会。 由于不断提升服务型基层组织效能建设,在迪庆州2013和2014年度“三农”工作考核中,保和镇连续两年名列前茅,受到上级党委政府表彰。(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