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群众致富引路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04 20:55:41

——记洛吉乡九龙村委会主任沈光强

近日,记者来到香格里拉市洛吉乡九龙村,看到错落有致的新建房屋、宽敞的进村水泥硬化路、富民增收的各种种养殖业,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对此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村主任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的成果。”

群众为什么会对一位基层农村干部有如此高的评价呢?记者在未见到这位普通的村委会主任时就心生敬意。

为群众打开一扇致富之门

九龙村地处高寒二半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种植单一,产量低下,有“种一碗收一瓢”之说,加上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被称之为“贫穷最深、问题最多”之村。

生长在这座村庄的沈光强,从小饱经贫穷落后之苦,还没等他上完小学二年级就被迫辍学了,过早地为父母分担起了家庭重担,他放过羊、上山挖过药材,一年四季在广种薄收的田地里刨,但始终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贫穷”两字深深地烙在他年少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市场经济为那些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几十年时间里,渴望致富的沈光强开动脑筋,做起了各种生意,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他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为九龙村首批致富能手,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和信赖。

“我一定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改变九龙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2010年村委会主任竞选中,沈光强向群众作出了这样的承诺,他的这一承诺打动了广大群众的心,让无数渴望脱贫的群众看到了希望,他以高票通过竞选,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承诺不是挂在嘴皮子上的”,上任后,沈光强牢记自己的承诺,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他带领各村民小组长到州内外进行实地考察,借鉴和学习那些致富起来村庄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引导和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探索寻找符合九龙村发展的新型路子和模式。通过学习党的各种富民政策和外出考察,沈光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产业活了,百姓就能富”。思路清晰后,他决定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九龙村发展的突破口,在村里大面积推广重楼、金铁锁等中药材种植,然而没有尝过产业结构甜头的群众,对中药材种植没有信心,很多村民不愿种,甚至很多村干部都打退堂鼓。面对困难,沈光强没有气馁,他坚信只要付出了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他挨家挨户苦口婆心给群众摆事实,讲道理,讲他耳闻目睹的群众产业结构调整致富的例子,他决定自己首先做好致富引路人,于是沈光强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再加上银行贷款,当年就投下40多万元,种植了50亩重楼,他用自己的本钱扶持了村里的16家中药材种植示范户,最高的农户扶持达5.5万元。种植中药材必须要有耐心,沈光强认真学习各种技术,多次邀请州、市专家对村民进行实地培训,让群众真正成为种植药材的行家里手,他从来不以“老板”自居,亲自下地,动手干活,经常是一身泥,有时候为了掌握重楼等药材的生长习性,他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通过几年种植,沈光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始有了效益。他扶持的16家示范户开始有了收入。

“我家去年光卖重楼籽收入就达5000元,再过两年种植的1亩重楼就可以买到8万元”。九龙上村村民沙建新高兴地对记者说,沙建新是沈光强扶持的16家示范户之一,在沈光强的扶持下,他种植的1亩多重楼丰收在望。

在九龙村高峰村民小组竹云志家的重楼种植基地里,黑色的遮阴网下,密密麻麻的重楼正在含苞育籽,主人特意挖了一颗让记者看,挖出来的重楼足有拳头大,他说:“按目前市场价,每亩产值可达20多万元,能有今天这样的收益,离不开我们沈主任的引导和帮助”。

老百姓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是中药材,沈光强自豪地说,再过几年九龙村将会成为香格里拉市名副其实的“药材谷”。据他介绍,目前全村兴起了种植药材高潮,群众种植药材的兴致空前高涨,你争我赶,全村种植各类药材400多亩,光重楼种植就达300多亩,最多的农户种植2亩多,最少的也有2分左右,户均种植重楼年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全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4200元,比往年成倍增长。

在种植药材中,沈光强不满于现状,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今年,他又四处借贷投资近百万元扩种了重楼和金铁锁,成立了“光强种植合作社”,把全村种植户纳入到合作社中,准备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做强做大九龙村药材种植产业,让更多的群众在种植药材中得到实惠,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在引导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作为村委会主任的沈光强,为群众办起了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九龙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俯瞰九龙村完全像个大黑锅,11个村民小组零星的分散在各个山腰,沈光强上任之前,虽然各个村民小组已经有了简便的通村路,可是路极其狭小,坑坑洼洼,每逢雨雪季节,通组路根本不能通行,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沈光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明白路对广大群众意味着什么,他更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他决定为群众修好路,于是他向上级党委政府打报告,跑项目、跑资金,积极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投工投劳修路,通过4年多时间,加宽改造了大部分村组的进村公路,改变了广大群众出行难问题。

在九龙村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昔日的木楞房、篱笆房已被青砖瓦房所代替,为改变群众住房难问题,沈光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村里先后实施了安居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多个项目,目前,先后有230多户彝族群众分批受益于国家的住房改造等项目,实现了全村通水、通电和水泥卫生路,太阳能等也进入了各家各户。

为群众指明一条文明之路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记者采访中沈光强掷地有声地说。在长期“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下,九龙村生态已经亮出“红灯”,沈光强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翻开九龙村《村规民约》,记者发现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条例竟有十多条,明文规定了多项严禁破坏生态的行为。据沈光强介绍,通过多年的整治,村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源头上制止了偷猎捕猎,乱砍乱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意识开始深入人心,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

为加强九龙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沈光强算是费尽了心思,以前村里赌博、酗酒、打架等恶习成风,邻里矛盾、家族矛盾错综复杂,成为问题最多之村,沈光强上任不久,深入调查研究,排查各种矛盾,用爱心化解坚冰,在村里严禁各种赌博、酗酒打架等陋习,在村里吹起一股精神文明之风。

沈光强这位普通的基层村干部,就这样默默地奉献在深山里,书写着九龙村美丽的新篇章。(陈义)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