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抓实”固本强基 “八提升”服务群众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30 16:27:07

——维西县白济汛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纪实

近年来,维西县白济汛乡党委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这条主线,抓牢“三建三创”,“八抓实”固本强基,“八提升”服务群众,增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开创白济汛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抓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素质

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把对党忠诚、有致富能力、群众信任等条件列入党支部书记选拔程序;以中央十六字方针为准绳,着力抓好党员素质教育,落实发展党员四项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组织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围绕党的各项政策和农村党员如何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稳定、服务发展等主题以座谈会、知识宣讲等方式开展党员培训,培训覆盖面100%;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对全乡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主任进行轮训,开办“推进依法治乡”培训班,范围覆盖普通党员。开展“一把手”上党课和挂钩领导上党课活动,10名班子成员挂钩村,要求每位挂钩领导每季度必须到总支开展一次上党课活动。

抓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该乡整合资金项目,投入170多万元资金,修建共元村党总支和碧罗村党总支、施谷底、施米底、熊巴洛、王打、罗抓、害咱等党员活动场所,完成制度上墙工作,完善配套设施,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村配套建设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民服务站、个村民小组均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医疗卫生室、文化娱乐场地,发挥基层组织阵地决策议事中心、教育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

抓组织建设提升执政能力

该乡党委找准支撑点,狠抓班子建设,扎实改进作风增强履职能力。完善《白济汛乡党委议事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乡党委集体领导制度,确保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对党建工作进行分工,与11个村委会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制定《白济汛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计划》,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深入查找“四风”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和责任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制定《白济汛乡领导班子、党政机关、乡直及县属驻乡单位负责人勤政廉政约谈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认真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实行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制度,建立分类指导、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落实《白济汛乡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实施方案》,对长期党总支班子空缺的总支进行挂钩领导兼任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服务能力。

抓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

大力发展红色股份制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按照“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要求,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在落吉古村民小组投入35万元建设以蔬菜合作社为主体、党员群众自愿参与的无公害蔬菜交易市场。积极推行强基惠农的“合作股份”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村党总支+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建设了施底村无公害土猪养殖产业、统维村蔬菜种植产业两个“合作股份”试点。投入扶持资金35万,建设傈家黑乌鸡养殖基地,带动农户50户,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30户,每年提高农户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白济汛乡每个村有一个红色股份集体经济。各村党总支结合实际制定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促进农业产业全面提升。

抓责任落实提升和谐稳定

白济汛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建平安和谐白济汛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把手负总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加强对矿山、电站、油站、学校、道路交通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方针,建立以党员为主的民兵应急队伍,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无重、特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领导接访制、包案责任制和预警预报制、信息联络制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竭力做到政策宣传到位,群众工作到位,纠纷协调到位,早发现、早排查、早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将矛盾处理在基层。有效打击、瓦解邪教组织,推进领导干部反邪教挂组联户负责制,每个科级领导干部到所联系邪教帮扶点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党员自觉当好维护稳定的“服务员”,认真履行“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深入教堂、教点、学校和企业等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抓民生工程提升干群关系

乡党委、政府班子创新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出台《党员领导干部“三联系四挂钩五结对”工作制度》。要求党员联系一个村民委员会,全面掌握村民委员会情况,与村两委积极配合做好全村各项工作;联系一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帮助集体经济(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联系一个厂矿(电站)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挂钩一个村民小组,了解村民小组生产生活等情况,推广“一村一品”,引导群众开展好环境整治等工作;挂钩一个教堂,定期到教堂点了解信教群众思想情况,宣教党的方针政策,防止邪教渗透;挂钩一个重点移民村民小组,按照移民政策和移民方案做好移民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挂钩一个后进党支部,配齐支委班子,开展好“三会一课”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结对一户困难户,改变传统种养殖模式,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做到精准扶贫;结对一名困难学生(高中以上在校学生),每学年资助1000元以上;结对一名释教人员,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正面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结对一名教牧人员,引导教牧人员在规定的教堂点开展正常活动,协助管理好信教群众;结对一名困难党员,关心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按照精准扶贫方式帮扶其脱贫致富。

建立健全乡村社三级服务体系,乡直各职能部门,每月到各村定时定点上门服务一天,村“两委”每月到各村民小组上门服务一天,并建立村“两委”为民服务台账,村建立为民服务站,社建立为民服务中心户,中心户上门为孤寡老人提供无偿服务,为村民代办相关事项。

抓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自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白济汛乡健全工作体系,着力构建由乡党委政府主导、村“两委”组织实施、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格局。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民小组、企业、教堂等,完善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评办法,建立了村规民约,对乱丢垃圾不参加环境整治的村民进行引导教育并给予一定处罚;建立聘请环境监督义务员制度和定期清扫环境卫生和相互评比的机制;对定期组织街天的小维西、岩瓦、黑日多实行摊位点收费制,建立聘请当地人员打扫卫生的长效卫生管理机制,确保街天结束后保持环境卫生干净;对二级油路上的11个候车亭,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到各党支部,由支部定期清扫和管理;建立“门前三包“机制,对主街道垃圾实行专车专运,统一投放。

抓法治宣传提升法制水平

白济汛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核心,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通过实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白济汛蔚然成风。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司法人员公正司法,无重大违法行政行为,无行政败诉案件,市场经济秩序稳定,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

(白济汛乡党委政府)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