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奔子栏镇基层党建 车在狭长蜿蜒的弹石路上前行,两旁陡峭的山岭植被青绿,狭长的山沟里,小河两岸浓密的核桃树丛中农舍零星点缀其间。透过车窗,在河边大树绿荫下,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夕阳照耀下格外醒目。“村委会到了。”一进大门,记者与叶日村总支书记阿茸聊了起来。叶日村总支部下设13个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38人。“许多支部在村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移民点的关拥小组支部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阿茸的介绍激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记者立即决定,到关拥村民小组移民点一探究竟。 关拥小组原来在叶日村两山夹缝的山根,海拔3000多米,“8·28”“8·31”地震使他们的家园严重受损。5.9级的强震使山体开裂,房子到处是缝隙,原来的家已经不敢再住下去了,可是移民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异地搬迁也不可能,因为房子可以搬走,但是地却无法搬走。 61岁的支部书记次主有31年党龄,也曾在关拥村民小组担任过30多年的组长,如今作为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党员在移民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次主召集了小组9名党员进行讨论,决定动员关拥小组12户人家搬到河谷地区的奔子栏镇至羊拉乡的乡道边,这样一来,地质隐患避开了,原来的地还可以再去打理,因为路边的荒地也是关拥小组的土地,且距离不远。党员意见统一后,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也都举手支持支部的决定。 “在关拥小组支部提出方案后,镇党委积极介入,最终促成了关拥小组的搬迁。”据奔子栏镇党委书记吾堆介绍,关拥小组并不在搬迁的计划中,原来达日生态移民搬迁点是举全州之力打造的示范项目,投入大,整合力度高,也取得了瞩目的效果。但是关拥小组没有这样的条件,于是,镇党委决定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主动性,放手让他们带领村民搞建设。关拥村支部经过集中讨论决定后,带领村民平地基,购建材,建设新家园。为减轻村民负担,决定统一规划,统一购买建材,12户人家的建材由支部统筹后村民选举代表统一购买,因为一次性购买大量的建筑材料,比零买便宜,而且都是一次性拉到工地。支部又选出了每户1人在工地监工,全程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统规自建房的内部装修由农户自行决定。镇党委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投入资金进行扶持,有力保障了关拥小组的移民工作。 “刚开始,有两户人家先私自把地基给占了,激起了村民的公愤,邻里之间也起了一些纠纷,后来支部召集村民讨论,在支部的协调下,将搬迁点的地基平均分配,全体村民自愿将房子间距隔开3米,作为公共用地。”次主说。 在支部的带领下,关拥小组全体村民团结一心,热情高涨,重建家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奔子栏镇在移民工作中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使矛盾纠纷在小组里化解,村支部在为民服务的同时树立了威信,成为了群众信赖的领头人。 移民移下来了,移民组如何发家致富?这是摆在镇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移民搬迁过程中,叶日村党总支提出,村党总支130多名党员入股,承包移民搬迁后留在原居住点的闲置农田,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奔子栏镇党委认为,这是一个发挥党员积极性和增加群众收入的好办法,同意叶日村党总支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村总支138名党员从叶日村已经搬迁到移民点的村民手中承包了200亩的土地。“我们准备在流转的土地中种植毛桃、药材以及玛咖3种经济作物,要求138名党员带头入股,成立合作社,通过党总支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阿茸说。此外,该村党总支还在积极筹划成立特色养殖合作社养殖刺猬。 夏日的阳光透过云层,热烈地照耀着金沙江河谷的村寨,鲜艳的党旗在党员户的房顶迎风飘扬。 叶日村党总支在移民搬迁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调解纠纷、村民致富、村寨发展等基层工作中成为主心骨,这是奔子栏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移民搬迁点、地震恢复重建点,依然活跃着一个个为民服务的党员,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为家乡发展奔波着。(余富全 安永鸿 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