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旅游环境 笑迎八方来客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7 09:28:31

——德钦县重拳整治旅游环境纪实

希尔顿笔下的世外桃源,有纯洁壮美的卡瓦格博雪山,有奔流不息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奇景。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这里也渐渐热闹了起来,人流量骤增。

曾经的世外桃源已不再平静,大量人流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去年“垃圾围困梅里雪山”的新闻在央视报道后,人们看到昔日光彩亮丽的梅里雪山已在成片的垃圾中黯然失色。

面对如此情景,德钦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重拳治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每逢雨季,进入雨崩景区的游客及朝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鞋子、裤脚都是泥浆。针对这一情况,德钦县趁着冬季是旅游淡季的契机,投入400万元进行封闭施工。并成立了雨崩人马驿道修复加固指挥部,改造从西当到雨崩的9.6公里人马驿道。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路面改造过程中,我们采取人工作业,遵循不砍一棵树原则,没有改道,就在原来的道路上拓宽。”德钦县旅游局局长扎史吾堆说。

同样,明永冰川电瓶车道建设也在旅游淡季启动。过去,到明永冰川都是骑马或徒步。由于山路陡峭,曾经发生过游客从马背摔落的事故,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德钦县投入2100万元建设环保电瓶车道。截止目前,路基已经基本平整完工,进入路面硬化阶段,预计5月份交工使用。扎史吾堆介绍,电瓶车道投入使用后,就不允许其他机动车进入景区。

除了电瓶车道,德钦县还投入2300万元进行景区门禁系统的建设,系统工程包括环保厕所、服务区、停车场、综合服务楼等等。

同时,德钦县还积极加大各种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白马雪山景区的三个观景台建设也在施工中,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

开展清洁景区环境卫生行动

“昨天,飞来寺和日英卡小组的妇女打来电话,要求由她们义务清扫从县城到飞来寺国道的10公里路段。”扎史吾堆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全县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过去的被动参与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保护环境卫生已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为了整治环境卫生,德钦县在全县划分了卫生区,并与各乡镇、景区签订了责任状。景区的环境卫生以景区为主,采取“公司+社区”的方式进行整治;各乡镇环境卫生以村委会为主,组织村民以实际行动扮靓村容村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各个景点、村庄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在雨崩景区管理站了解到,一个季度该景区就清理了4吨多的垃圾。每隔两三天,景区工作人员就上山清理一次沿路的垃圾;每隔一段时间,景区就组织村民进行一次大的清扫活动,做到不留死角。

热情好客 迎八方来客

藏族人素以重礼仪、孝老爱亲为做人之道,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有些从业人员将利益看得过重,激发了与游客的矛盾。针对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德钦县加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岗前培训、礼仪培训、从业人员解说培训都在不间断开展。据扎史吾堆介绍,旅游局已拟好方案,4月份将在全县范围分片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去年我们集中培训应急救援、景点介绍等内容,同时还现场进行比赛。这些培训确实对我们大有帮助,特别是现场演讲比赛,不仅增加了知识,还提高了我们与人交流的胆量。”雨崩景区管理站站长扎安鲁茸说。

为将净化旅游环境形成长效机制,德钦县还在奔子栏月亮湾大峡谷设点,抽调运政、交警、旅游等相关部门全天值守,对黑车、黑导、黑团进行严厉打击,并设立宣传咨询服务,及时为游客答疑解惑。

据悉,今年是梅里雪山文化年,预计游客和朝圣者突破100万人次。为做好安保工作,德钦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组织了8个工作组,多部门联动执法,确保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走得了。

记者从德钦县旅游局获悉,该县还将在贺龙桥建设红色旅游景点。贺龙桥因红军长征时红二、六军团经过而得名。德钦县将对以前的语录等进行全面恢复,还将在桥边建设供游客休息观光的亭台楼阁。“再过一段时间,德钦县将告别没有红色景点的历史了。”扎史吾堆笑着说。

同时,德钦县还组织旅游局、食药监局、工商局、消防大队、地税局,对景区内的餐饮、食品流通、客栈、小卖部、酒吧、歌舞厅、旅游购物店等进行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并对问题单位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通过多次的联合执法,旅游环境进一步净化。(江初)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