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通讯员 钟文芳) 近年来,香格里拉县洛吉乡党委立足“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总体思路,按照“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资源开发带乡”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达到了党建和经济双赢目的。 2014年,洛吉乡党委积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全乡率先成立了“绿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注重合作社独立自主发展,这种“党组织建在合作社、党员聚在合作社、农民富在合作社”的做法既能有效应对经济形式和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党建”与“富民”的相融并进。 思路清晰调产业。洛吉乡处于山区半山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一直以来全乡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小农经济模式一直延续至今,80%以上的家庭收入主要靠采摘野生菌类及天然药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200元。结合洛吉乡自然条件和实际经验,洛吉乡党委、政府决定重点发展优质核桃种植及林下经济,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党员干部来领路。成立于2008年的绿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村干部农村政策熟、组织能力强、致富门路多的优势,同时乡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农村党员“土专家”、“小能人”的号召力和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才能,先后组织到大理漾濞、楚雄大姚、姚安及州内各地考察,并积极到州、县各部门咨询和寻求帮助。最终根据洛吉村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因素,引进了新疆新星2号和温185号两个品种的优质早实核桃。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有155名党员带头入社,种植核桃占全村总面积的40%。同时,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依法有偿、规范管理”的原则,不断吸引农户加入,壮大合作社力量。目前,共有527户农户加入,种植核桃近7000亩,嫁接改造了1万多棵低产老品种核桃。 基地示范做支撑。为使核桃种植显成效,真正起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洛吉乡在洛吉村松坪子小组以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建立了核桃种植基地,2009年基地率先试验种植了第一批优质早实核桃300亩,之后根据需要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470亩。现在,这批核桃已有60%进入初果期并且品质优良。2014年,基地建起了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核桃加工厂房,进行核桃的清洗和烘干,在核桃种植、加工、购销的“一条龙”产业链上扣上了关键一环。 培训服务跟得上。为增长村民的核桃种植技术,提高核桃种植户的实际操作能力,洛吉乡党委每年邀请州、县专家到村里举办两期培训班,教授选地、打坑、施肥、修枝、嫁接、防治病虫害等核桃种植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农户在核桃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一系列的培训服务对于核桃种植产业发展和洛吉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 成立公司搭平台。考虑到如果仅仅依靠合作社,即使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没有销路就不会有收益,一切辛苦也就等于白费,乡党委积极协调,成立了“香格里拉县绿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社以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等折资入股。农户种出的核桃由公司按市场最高价格委托合作社进行统一收购,公司负责架构、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核桃产业的长远发展搭建了平台。 “合作股份”助发展。在迪庆州委组织部、香格里拉县委组织部和州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洛吉村实施了“合作股份”惠民措施,按照“平等互利、民主管理、合作共赢”的原则,洛吉村总支由洛吉村开元综合服务部持股,于2014年9月以“合作股份”的方式入股绿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洛吉村党总支及村监委监督其使用。实现了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生产统筹管理,科技培训服务,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营,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拓宽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渠道。 基层组织显作用。按照严格的程序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隶属于洛吉村党总支,由其他农村党支部中的18名合作社党员组成。合作社支部的成立顺应了中央提出的“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的号召,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大举措。党支部的成立可以弥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盲区,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富民强社的发展动力,带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互促共赢。 洛吉乡党委以绿生干果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作为开端和试点,不断总结和挖掘好的经验做法,为今后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同时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全乡经济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