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二十年变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06 10:09:47

初春,微风中弥漫着花的芬芳让人陶醉。当迪庆高原还未从寒冬中苏醒过来,金沙江畔早已春意萌动。翠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柳梢上的嫩芽、碧玉似的金沙江把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福库村装扮得如诗如画。

乡间平整的卫生路,绕村而过的柏油公路,川流不息的私家车,群众手里厚厚的“红票子”…… 福库村杨春旭大叔家通过经营药材早已身家过百万,村尾的全兴家通过生猪养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凡此诸多,不胜枚举。

二十年来,福库村正无声地发生着巨变。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是十余年前福库村的真实写照。没有柏油路、没有水泥路,交通工具紧缺,“日出离家走,日落未见归”,公路等级差,交通不便一直困扰着家乡父老。那时到县城得提前几天到两公里外的车站买票,搭车当天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在路边生个火堆,苦苦等候。如果误了车,那就得等第二天的班车。在更早之前,上县城则往往需要带上干粮翻过好几座高山,到达小中甸,再赶到县城,假如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我上中学时,哥哥做生猪买卖的小本生意。有一次,哥哥在拖拉机里载了三四头肥猪到离家近一百公里的维西县塔城镇出售,我坐在车厢里当了“小跟班”。早上八点出发,在车上“摇”了近十多个小时,下午7点左右终于到了塔城。当哥哥和我对望时,两人早已成了“灰人”,全身上下全是厚厚一层灰。而今,这一切已成为了历史。沿着宽阔平整的柏油路,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轻松到达塔城。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交通基础建设力度,开发区至金江、上江、五境、尼西全线铺通了柏油路,家乡对外通达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水泥路也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村民的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万元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热词,一个村里存款上万的人家才能用这个词来称呼。如今,家家户户都成了“万元户”,有的是十万元户、百万元户。

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金江、上江一线历来都是全州粮食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过去,虽然粮食年年丰产,但由于缺乏产业作支撑,百姓收入始终较低,难以实现新的突破。为此,多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和引导沿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从青稞种植到种桑养蚕,再到烤烟种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项惠民支农政策落到实处,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家乡群众收入也直线上升,“万元户”再也不是家乡人民的“遥想”。

如今,全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上了拖拉机、摩托车,有的还买了轿车;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手机、电视、洗衣机、冰箱冰柜走进了农家;大型联合收割机、旋耕机等机械成为农民种植庄稼的好帮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和泰君)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