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笔者认为,服务群众要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帮助群众破解难题上,体现在群众真真切切得到实惠上。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服务之首是要了解服务对象所为所思所盼,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机制,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常态化。要搭建联系平台,近距离接触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有提意见建议、表达意愿的地方,并及时收集反馈,限时研究解决,做到有人听、有人管、有人说,不拖、不推、不躲。“春江水暖鸭先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否与地方的实际相符合,群众最先知道,要拜群众为师、虚心请教,让群众更多地参与重大决策过程,工作上的难题,也要放到基层、放到人民群众中,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决。 服务的质量如何,体现在服务的态度和效率上。要提升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等”群众来办事的“官”念,形成主动服务、深入服务的“公仆”理念。建立健全面对面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群众要办事时不要“绷着脸”“苦着脸”,要限期办理、限时办结,简化流程、缩短时间,快捷服务、提高效率,以服务的实效迎来群众的微笑、检验工作的成效,不让群众交办的事项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贻误,不让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失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探索用现代网络设备设施送服务到村(社)、群众手中,减少办事环节,节约办事成本、方便人民群众。打造服务平台,加快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推行“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集中办公、“打包服务”,减少来回多头跑的烦恼,实现一个地方办完所有事情。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直接把服务送到群众中,送到田间地头、高山深谷、火塘炕头,以优良的作风、高效的运作、规范的服务,解决群众难题,温暖群众心窝。 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服务者的能力素质。当前面临的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需求差异化、服务质量精细化、服务方式法治化等特点,对提供服务者本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者要有提高能力素质的自觉性,自我加压,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做到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树立法治观念,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分析研究和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群众的疑问解释、疏导、教育到位,对法律政策有规定的依法依规解决到位,对群众有实际困难的真情帮扶到位,对党员干部有过错的责任追究到位,严格依法处理。要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实干和服务中得到认同、树立威望。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问题责任,了解实情中的问题、思考问题中的实情。要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把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作为服务基层的基础工作,放眼世界、研究基层、创新实践、增长本领。 (杨德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