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话酸甜苦辣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07 10:23:02

行走阡陌街巷 用心记录历史

今年11月8日是第15个记者节。这是一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也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属于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忙碌而充实的日子一样能够让那些在这个职业上驰骋的记者们感到骄傲。“行走阡陌街巷,用心记录历史”,为正义事业呼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通过一件件新闻作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和激励着人们锐意进取,共同前行;把百姓的疾苦和困难反映上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协助有关部门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用自已的心情传递一种信念,解读一个时代……记者,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这一条职业道路上,酸甜苦乐伴我们同行。

选择编辑选择一份辛苦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放下了黑板和粉笔,在滴滴答答的键盘声中学习新闻知识、采写新闻稿件、修改每天分到自己版面上的每一条稿子。

几年来的新闻工作,让内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时候会被一个莫名的想法吓出一身冷汗,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神经质了;有时候为了追求重大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我们的采编平台灯光彻夜通明,次日一早,当走出办公楼时,太阳会冉冉升起在五凤山头,明晃晃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建塘高原。

习惯了与朋友聚会时因迟到的道歉,也习惯于孩子打来电话说:“妈,要回来了么,饿死了”,习惯了吃过晚饭往窗外一看,外面的世界已经漆黑,也习惯了亲友们不解的目光:“当老师不好么,为啥选择这一种辛苦?”

回答只有一句话:“因为热爱,因为自己放不下的一份责任。”

很多时候,做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版面或者策划就会有一阵阵暖流涌过心头,也会为自己写出一篇传递温暖的稿件而感动自己。

一年至少写一篇自己满意的稿件,这是我走上新闻工作第一天给自己做出的一个要求。于是在编辑之余,我走到乡间,走进基层,采写了多篇稿件,并得到了读者和同行的认可。有了耕耘就有收获,日积月累的写作,让我有了出版自己作品集的机会,首部作品集《用心用情做新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诞生在新闻生涯的第六年。

近期,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询问我的一篇通讯中的主人公——贫困学子熊金花的。电话那头说:“我读了你写的新闻,很同情这个贫困向上的傈僳族女孩,希望给她一点帮助。如果给她捐一点生活费或者学费吧,孩子会有一种欠情的压力,我希望给她一个边读书边做兼职的机会,周末帮我照顾一下在昆明养老的父母,我给她支付工资,帮助她完成学业……”我为自己能通过文字传递人间温情而欣喜。

选择当编辑就选择一份辛苦,选择当编辑就选择一种默默奉献。每当看到自己读过多遍的版面在第二天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味时,一种成就感就会涌动在心头。(编辑 程志开)

迪庆日报记者安永鸿徒步30公里到震中香格里拉县幸福村最偏远的祖史村民小组采访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他是第一个到达祖史村的新闻媒体记者,他的到来安抚了受灾群众的心。图为受灾群众围坐在安永鸿周围反映受灾情况和灾后生活需求。

做记者真好

2011年11月8日,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过这个节日。往年的记者节我都在下乡采访,同事之间短信或微信相互祝福,工作从未停下,没有休息。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记者随时奔赴在需要的地方,需要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采访。

“8·28”“8·31”地震,我第一次参加灾后的救援工作。亲历了干部职工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共同抵御灾害,战胜灾害的全过程。在余震不断,落石滚落中,我冒着生命危险独自驱车赶赴灾区,落石不时砸在汽车的引擎盖、车顶,轮胎被尖利的石块扎破了,在没有余震、没有落石的间隙,自己想尽办法换上轮胎。那一刻,前进和后退曾激烈地在我心底交战,而身负记者这个圣神责任,灾区人民、后方救援都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把灾区信息传出,我没有停下采访的脚步。当灾区的老大爷握着我的手泪流满面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在断电、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我就用手机短信与编辑部联系,第一时间发出了灾区现场的消息。在灾区,汽车、帐篷是我们最奢侈的栖息地,泡面、矿泉水是最好的美食,在那艰苦的环境中,大量的稿子通过我们,从手机报、网络、报纸传到了全国各地。在灾区半个月的采访中,我学到了很多,每一天都是在感动中度过,与同事并肩作战,救灾中的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的点点滴滴,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深觉做记者真好!

做记者真好,可以看见人性闪光的一面,香九妹五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送医病,阿宗赡养两位非亲非故的老人三十余载,永昇激流冲浪勇救落水人员,李忠义孝老爱亲无微不至照顾年迈的老母亲,一篇篇传递人间真情的稿件书写了感人事迹,也体现了记者工作的辛苦与快乐。

做记者这三年,我走遍了德钦县的每一个村村寨寨,虽然经常是自己私车自费下乡,但是所见所闻却是以前几十年的积累,灾区群众的自力更生、党政干部的勤政为民,边远山区的人民坚韧勤劳,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淳朴、什么是勤劳、什么是奉献!(记者 江初)

留在记忆里的感动

梳理这些年来的采访经历,有许多事许多人留在了记忆里。2013年3月16日那一天,我随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千促”工作组前往拉河柱村麻迪村民小组83岁的老党员和自信的家。

推开门就看到黑黢黢的屋子里挂着一盏昏暗的电灯,破旧的火塘边放着一个已经缺了口的小罐,里面煨着茶。老人正坐在火塘边烤火,见到有人来赶忙招呼我们坐下。村支书告诉大家,老人不愿意拖累子女就和老伴单独住在这间土房子里。别看老人已经83岁高龄了,可是身子骨硬朗,他和老伴种了3分地的百合,2分地的重楼,还种了一点山药。收获的时候就背到县城里卖,一年的收入也有4000元左右。

老人一生勤勤恳恳,在当社长的34年里从来没有占过村里一点便宜,从没有向社里、村里提过什么过分要求。相反,老人还是村子里致富带头人,以前村里种百合的就老人一个人,后来,老人觉得种百合经济收入可观就为村里的人提供种子,传授栽培技术,现在家家户户种起了百合,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当问到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时,老人的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老人说:“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也不会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现在国家的惠民政策这么多,我们农民享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我和老伴自己种菜卖,生活过得很好,没有什么要求,虽然我们不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但我们也决不能占国家的一点便宜。”

直到现在,我回想起那矮矮的土房上面飘扬着的鲜艳党旗,就会为之感动,那一幕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记者 王瑄怡)

迪庆日报社记者永基卓玛在“1·11”独克宗古城火灾现场采访。

我的10月25日

以10月25日为题是因为这一天能体现一名基层记者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面。

24日晚上,我获得一条新闻线索:维西县康普乡白汉顶村民小组傈僳族农民李小平家的一棵核桃树收入达7900多元。

25日(星期六)上午,我和维西县电视台的小杨踏上采访的征程。这一趟,我和小杨商量好,他驾驶自家的小汽车,我出油钱。上午11时,我们赶到崇山峻岭中的白汉顶村民小组。很不巧,李小平赶集去了,一位好心的傈僳族老人用手机与李小平取得联系后告诉我们,李小平已经赶往回家的路,大约要一个小时。

李小平是一位热情大方的傈僳族汉子,见我们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边问寒问暖边把我们带进他那绿树掩映的温馨家园。在李小平及其家人的热情中,我们用了午餐;在餐桌上,李小平将这些年来发展核桃产业走上致富路的经历装进我们脑海。

离开李小平家前,小杨将午餐费拿给李小平,但李小平就是不收。

采访很顺利,心情特别好,我们行进在返程的路上。

暮色苍茫中回到家里,家人已吃过晚饭。我匆匆吃过桌上为我留的饭菜,就坐在电脑前,用了两个多小时写了一篇新闻作品,制作了一幅图片新闻,并将其发到编辑部。我还有一个习惯,不管怎么忙,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一个小时。完成了工作任务后,我在网上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议。关掉电脑,时针已经指向深夜11时。洗漱完毕,我疲乏地躺在床上——为这忙碌、充实、有意义的一天而满足。

这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常态:从10月1日到25日,我采写新闻作品28件(含图片6件)。这意味着我每天都在跑新闻,每天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记者 杨洪程)

新闻工作中的温暖

新闻从业中,我收到过无数封的投稿信和作者联谊信,其中有三封特殊感谢信,时时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人民记者、一名党报编辑,只有服务大众,心系百姓,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的职责。

1995年,我和同事去维西下乡,听说当年的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因为家庭困难,面临放弃大学梦的困境。我们走进他家低矮的板棚房,看到一边是状元在家的智残妹妹,一边是为他四处打工的父母,百感交集。回单位后,我们向报社领导汇报,报社组织捐款。我报倡议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民政、教育、团委、工会等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新学期,状元从北京寄来了感谢信:“家乡报社的各位老师们,你们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是我实现理想的风帆,是我在黑暗摸索中的火把,今后,我将以你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香格里拉旅游热兴起后,迪庆日报不遗余力加大宣传力度,出版了第一部全面介绍的迪庆旅游资源的书籍——《迪庆风物志》,并且自筹经费,联合滇、川、藏毗邻藏区,出版了《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周刊》,我参与了这些工作。有一次,当时香格里拉县第一任旅游局局长、香格里拉课题组发起人孙炯说,因为我跑旅游口采访,写了许多香格里拉旅游的报道,要给我写封感谢信。我拒绝了,告诉他:“这是我的工作,我们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都是集体的力量”。可是,他悄悄制作了一幅锦旗,写着“为宣传香格里拉旅游鼓与呼——敬赠迪庆报社。”亲自送给报社领导班子,感谢单位为地方旅游产业做出的贡献。

如今,我成为一名副刊编辑。迪庆日报副刊部是一个既有文艺稿件写作,又有新闻报道采写的科室。在副刊的培养下,迪庆文艺作者队伍,从少到多,逐渐形成了作者群,作者既有国外留学生,也有州内的打工者,有将军,有退休干部,也有大中专学生。作者有的获得了云南文学奖、少数民族骏马奖,有的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前天,一位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文艺作者,用邮箱给我发来一篇文章《谢谢您,陪我走——致迪庆日报》。她在文章中说:“迪庆日报社,谢谢您陪我一路走来,我想,我能在人生中最华丽的时光遇见你,我的人生便是没有太多的缺憾了。迪庆日报社,愿您的明天还能一如既往地接纳我的陪伴,也愿您的明天更加辉煌……

在20年的新闻工作中,还有很多温暖伴随着我,激励着我。(记者 高剑平)

记者节随想

喜欢记者这个职业,从我选择新闻学的那一刻起,“新闻人”这三个字就成了我脑海中最难以清除,也不想清除的印记。还有什么职业比记者更富于挑战性,更需要知识和独创的能力,能比作记者更有趣,更有意义呢?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去离维西县城48公里的永春乡菊香村四十朵花花小学新校点,在那里学校设施简易,只设有两个班,共17人。没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个偏远的山村,有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志愿者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他们的童年,他们不惧怕陌生人,能熟练地用普通话与人打招呼,天真无邪的歌唱、表达自己的心愿,快乐成长着。

那一次的采访,让我印象颇深,同样的蓝天下,同样的“六一”,他们与城里孩子相比,在那里他们没有华丽的礼堂,没有漂亮的鲜花,也没有贵重的礼物。但孩子们的脸上同样绽放着阳光般的笑脸,这群偏远山村的孩子,同样是快乐的,也同样幸福着。

在成为记者的一年里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当他们的经历用我的文字体现出来时,我都会有些许的成就感。一年,我也从开始的略显羞涩逐渐大方了,理顺了思路,虽然离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差距还很大,但我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记者 张燕)

做编辑有苦也有乐

我原是学化学专业的,从未读过一天新闻或中文专业,有幸地当上了地方党报的责任编辑。细细算来当编辑已有7年光景了。7年来,我从不了解这一职业到了解,直到爱上这个职业,从中也细心品味出它的苦与乐。

和别人聊起这个职业,常听到“哇”的声音,觉得这个工作很光鲜——坐在办公室,掌握着稿件的“生杀”大权。

此种看法,我至今不敢苟同,因为编辑工作不清闲、也不轻松。

虽然我们的报纸无法与大报、名报相比,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报分工细致,编辑、记者、摄影、美工、校对一大班人。而我们是各项职务集于一身。

很多人认为,编辑不就是改改文章嘛,谁不会?其实,改文章有时比写文章还要费力——你要尊重作者的原意,遣词造句要符合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后的文章要得到作者认可。

因此,修改文章,就像制作一个精密的仪器,需一丝不苟。有时候你修改了很多地方,付出了很大心血,但如果标题不令人满意或者文章中的细节,比如标点、字词、常识有误,编辑依然是不合格的。所以,编辑长期面临这种情况:你付出的,别人往往看不到;而你犯的错误,别人会揪着不放。同时,排版也不是拼版,要有美感。校对也要十分小心,恐防有疏漏。

每天低头伏案,时间长了,各种常见的办公室职业病便悄悄上了身,腰疼、颈椎劳损、头疼、视力降低……

每逢节假日,人们忙着游山玩水、访亲拜友时,我们还在加紧出报。

尽管做编辑有种种苦,但其中的乐趣很简单:可以在阅读作者文章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知识;可以为自己想出的一个好标题而津津乐道;可以因得到作者的认可和尊敬而满足;每当看到我们的辛苦变成一张张报纸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农民丰收一样的充实。

做编辑,有苦也有乐。其实干任何一行都是一样的,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细品其乐,慢慢的苦也会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乐。(编辑 王芹)

平凡的网络编辑生活

我是一名迪庆日报社的普通编辑,从事香格里拉网的网络编辑工作。不熟悉的人说,网络编辑的工作十分简单,不就是“复制+粘贴”,是不流汗的“搬运工”。其实,网络编辑是集采编、美工、技术于一身的网络媒体工作者。下面,我就谈谈网络编辑工作中的一些酸甜苦辣。

不是简单的“搬运工”

对于“网络编辑工作既不需要文字功底,更谈不上网络技术,只要会按Ctrl+C(复制)、Ctrl+V(粘贴)键就可以完成,说白了就是网络信息‘搬运工’”的看法,我并不认同。“复制粘贴”确实是网络编辑工作的基本功,但远不止复制、粘贴这般简单。由于网络新媒体与报纸平面媒体的不同特性,报纸平面媒体在于挖掘新闻,而网络媒体更多的是新闻整合、包装,因此网络编辑要有搜集、把关、规范、整合和编辑等能力。此外,为了把一则新闻报道中的图像、文字、声音同时展现给读者,网络编辑还要具备图片制作、动画制作、视频音频制作等多种技能。

加班是常事

迪庆日报社的记者、编辑,节假日加班是常态,周末也只有一天,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活动往往还要熬夜加班到凌晨一、二点,时刻准备新闻报道和宣传跟进。我认为,从事这份职业虽然辛苦、忙碌,但也充实、快乐。

节日里,工作着也是一种幸福

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连春节都要照常上班,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工作写照。谈到“加班”这个话题,迪庆日报社记者、编辑的话语中更多的是责任,还有淡淡的幸福。 

今年9月12日,云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香格里拉县举行,期间,香格里拉网提前预告赛事看点,实时报道赛事结果,及时更新奖牌榜;同时,还把每日一期的迪庆手机报增加到二期。宣传报道任务重、工作量大,又苦又累,但看到我们的体育赛事新闻通过手机信息终端,告知州内中国移动广大手机用户,让他们实时了解赛况;通过强大的互联网络平台把赛事源源不断的报道出去,并纷纷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那一时刻,感觉很幸福,也很有成就感。(记者 和玉凤)

藏文编辑的执着与坚持

《迪庆日报》(藏文版)从1995年开办试刊发行,到2010年获得国内统一刊号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进而又实现藏文大报、彩报,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文报,香格里拉藏文网也成为云南省首个藏文网站。

虽然藏文报是周报,但藏语采编人员们却身兼数职,既是翻译员,又是报纸排版的编辑,还要作为网站编辑发布稿件,同时也是每周免费赠阅藏文报的送报员。作为一名记者兼藏文编辑,我和单位其他同事一样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汉藏翻译。翻译是一项既单调又压抑的工作,翻译不能脱离原文也又不能逐字翻译,翻译必须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重组出符合藏文语法规范的句子。每天早上一到单位我们就翻开当天的迪庆日报汉文版,然后结合新闻的重要程度和藏文报版面需要挑选稿件进行汉藏翻译工作。

几年下来,我们所翻译的报纸在办公室里越堆越高。欣慰的是辛勤的耕耘也收获了上级部门的赞许和其他藏区藏语媒体的肯定。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全国藏语媒体会议上的我们的稿件和版面获得了许多奖项。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我们不得不面对藏语文普及程度不高,致使大众对藏语媒体的关注度低的事实。但我们依旧执着坚持着,认真翻译好每一篇稿件,做好每一期报纸。因为作为民族语言工作者,从小处讲我们是民族语言文字的继承和使用者,从大处说民族文化的复兴也就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卓玛拉楚 卓玛央初)

党报编辑:甘苦相伴 责任担当

人生总是甘苦相伴。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一名编辑人员,最初从事这份工作的感受就是,能有机会将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乐趣。 

修改稿件,包括看、改、编、写、评,可以说是编辑的基本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有人认为,编辑不就是改改文章,谁不会?其实,改文章有时比写文章还要费力。首先你要尊重作者的原意,修改后要符合刊物定位,更重要的是修改的文章要得到作者、读者、当事人的认可。这既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很多稿件,可以说是原矿或初级产品,不能与读者直接见面,需要选矿、精加工,使之成为合格产品。有时一篇几十字的新闻简讯,要改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又符合刊出标准,往往也得动脑子,反复修改。

有时同一个事物,却有几个作者投稿,他们写的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数据使用不同,编辑要秉持公平,不能用这个的不用另一个的,往往要同时署名,帮之综合、提炼、核实,在一定程度说,是重新创作。有时一个消息,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千言,核心内容却不突出,体裁也不对,编辑就要帮之理出头绪,按照新闻要素,重新组装,把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清楚地展示出来。

在迪庆日报社,编辑还身兼组稿、排版、校对、把关、写评语等业务,每一期每一篇稿子都得在自己眼皮底下走上三、五个来回,既要对稿件进行政治把关、文字差错把关、事实把关,也要严防编辑环节自身差错,需要耐心、恒心、细心,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随时可能因为差错,影响媒体形象,也要承担严重后果。

说到底,改稿子是件苦差事,苦思冥想字斟句酌,早上一上班就坐在电脑前操作,往往一个版面有10多篇稿件要处理,不能按正常时间下班,而且要争分夺秒进行处理,因为编辑环节后面还有审版,审版清样后还有制版、印刷、邮局发行等环节,你任务完不成,他们也不能工作。

尽管辛苦,但需要坚守,因为这是一份责任。想到记者、通讯员和广大作者辛勤撰写的稿件投递后期盼的眼神,想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鼎力扶持和关爱,心中就会澎湃着一种激情,感受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于是,对于每一篇文章,对于每一期报纸,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唯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尽管做编辑有种种苦,但其中的乐趣也并不少。每当看到我们的辛苦变成一张张精美的报纸时,就会有一种农民丰收一样的充实;每当听到作者赞许,谢谢帮我改正了文章的错误时,就有一种心情释然的愉悦;每当看到精研细琢后发表的一篇篇文章,让读者享受到文章带来的智慧、知识,便会有一种参与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对于一个从事琢磨文字工作的人,或许无力改变什么,但辛苦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正是在这种辛苦充实满足的工作中,自己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拓宽了思维,提升了人生的境界。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慰藉吧。(编辑 张锦明)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