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礼尚往来”与“糖衣炮弹”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30 09:02:44

● 杨洪程 

人在世上,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有同志之情、朋友之情、儿女之情,还有爱情、亲情等。一句话,作为社会人须臾也脱离不了社会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人很有人情味。”这是对某人处理人情关系的肯定、赞许。

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亲戚之间,逢年过节或遇上红白事互相走动、互相帮忙,纯洁的感情在互帮互助中升华,人生也因此绚丽多彩,于是产生了“礼尚往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等词语。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因处理不好人情关系,轻则导致苦恼,重则导致锒铛入狱。前几天,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两则消息:

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受审时曾这样为自己辩解:“逢年过节,总会有人前来表示一下心意,这些都是礼尚往来,怎么能认定是受贿呢?”。

福建省郑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对办案人员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收红包属于礼尚往来。送者是出于情意,收者岂能驳他们的面子;这就像小孩子们收压岁钱一样,正常得很,不违法!”

无论这两个官员怎样辩解,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认识上的偏颇带来行为上的恶果。

认识上有何偏颇呢?这两位栽跟斗的官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扭曲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礼尚往来”,笑纳了“糖衣炮弹”。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明白了“礼尚往来”与“糖衣炮弹”之间的界限。区别人情往来与腐败的界限主要有两条:一是请客送礼的钱必须是自己的劳动所得,钱的来源必须是道德的、合法的、公正的;二是目的必须纯正,必须纯粹是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交流。

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人情味,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让人情味变成铜臭味。不让人情味变臭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多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懂得什么是“礼尚往来”,什么是“糖衣炮弹”,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涂上“防腐剂”,以纯洁的感情与志同道合者交往,不与心怀鬼胎、别有用心的人来往;二是牢牢把握人生底线,即遵守法纪,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不让人情味变臭的两条办法是因果相连的。第一条强调的是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尚德从善,这是道德层面上的自我约束。第二条强调的是遵纪守法,是党纪国法层面上的自我约束。有一句名言这样说:“犯罪是从缺德开始的。”因此,道德认知上的偏颇是产生违法乱纪行为的量变过程;违法乱纪是道德认知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