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税收抓党建 构建和谐促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9 09:42:16

——记迪庆州国税局机关党委第一支部

近年来,迪庆州国家税务局机关第一支部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和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坚持党建与税收业务两手抓,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聚财为国、收税为民,维护纳税人利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迪庆州国税局机关党委第一支部有党员20名,其中17名党员干部担任机关科级以上职务,占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50%,他们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在各自岗位上独挡一面,成为迪庆国税工作的中坚力量。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适时督促党员干部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和专题党课辅导讲座、广泛征求意见、撰写好党性分析材料及整改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学而不思、学而不行”的问题。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周五政治理论学习日活动,就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及中央至地方各级党委组织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加以学习,增强对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同时,不断掀起学习税收业务知识和信息化建设技能的热潮,推动广大国税干部学习用新观念观察新事物、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通过集中辅导和自学等方式,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完善和健全“三会一课”制。每季至少召开一次支部会,针对组织纪律、作风建设和增强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适时请党校的老师作党建理论专题讲座,提高思想认识。三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调查工作。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调查了解情况,适时开展谈心诫勉,为这些即将成为党的“新鲜血液”的同志指明今后人生价值的取向和业务工作的努力方向,建立定期汇报和交流沟通制度。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促进机关和谐建设。一是思想建设创新。在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做到思想教育结合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使思想建设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二是组织建设创新。健全规范党员学习日、支部集中学习和交流学习心得等制度,把党建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融入总体工作目标管理及干部岗位职责中。领导带头深入实际,积极参加各项党建活动,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热潮。三是作风建设创新。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务求实效的精神,打造国税系统“五多五少”的新形象:读书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多,发牢骚的少;热爱单位、提合理化建议的多,不思进取的少;钻研本职、求实创新的多,混日子的少;积极进取的多,光说不干的少;助人为乐、参与公益事业的多,计较个人得失的少。四是文明建设创新。建设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窗明几净,文明用语。加强对系统内窗口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把先进性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暖人心。结合迪庆藏区实际,提出“六项要求”。一是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梳理涉及本单位、本地区的行政审批项目,及时在办税服务大厅张贴公告,坚决取消公告外的其他行政审批。二是积极探索国地税联合办税新模式,纳税服务实现新突破。通过联合开展办理税务登记,在全州所有国税、地税办税窗口对共管户实现一证双印办理税务登记。三是继续深入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办税程序、工作标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对违反规定的严格追责,切实解决执法服务中的难题。四是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从行政审批、办税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边查边改,使“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教育实践活动同步推进。五是在办税大厅自助办税区域提供自助办税设备,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提供便利。在设备、技术、服务上给予纳税人更多便利。六是对各种资料报送、表证单书等进行一次“大清理”。按照既方便纳税人又利于税收管理的原则,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信息共享的不再重复进行,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献爱心。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两卡一台帐”,切实抓好联系群众工作。分批到扶贫点三坝乡东坝村迪满村民小组,了解该村的实际困难,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2012年4月,机关全体税务干部在党员的带动下,为扶贫点捐款36800元。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带领第二批工作组到扶贫点,为该村70岁以上老人及老党员、贫困户发放了每人1000元慰问金。2013年11月,向迪满村党支部赠送桌椅20套,向村中87户困难群众赠送了5000斤大米和食用油,将全局干部职工的爱心和党的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家中。先后投入资金23万元,修通了700米农业灌溉用水渠和500米乡村公路。2011年起,确定三位困难学生为资助对象,每年捐助困难生活补助6000元,并定时交到困难学生手中。(州直机关工委供稿)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