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态立州”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州把发展核桃生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强州工程来抓,通过实施核桃产业基地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林业建设项目,推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州核桃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年产5400多万斤,年产值达5.9亿元,成为迪庆第一经济林果。 政府扶持引导—— 从无计划种植到规模化发展 迪庆核桃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适生范围分布于澜沧江、金沙江流域的峡谷地带,是我州最适合种植的经济林果。但长期以来,由于迪庆本地核桃品种杂,生产周期长,加工业不发达,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制约核桃种植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未能形成产业。 2008年,我州迎来了核桃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成立了迪庆州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州林业局编制了《迪庆州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州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各部门、各建设项目资源,组织开展核桃发展专题研究和引种培育。 “我州实现了从无计划种植向规划发展,从分散、零星种植向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从盲目扶持向效益型扶持的转变。”州林业局负责人说,从2008年底开始,我州彻底结束了核桃产业无序经营、小打小闹的状况。当年,在建设好优质核桃苗圃基地的基础上,安排部署了发展核桃种植大户工作,在全州范围内优先扶持发展10亩以上连片种植大户,规范检苗,集中供苗,统一种植、管护的技术标准。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全州上下掀起了种植优良核桃的热潮。 示范引领—— 加速产业发展进程 坐落在腊普河与金沙江交汇处的其宗村,下辖19个自然村,村民1830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原本靠天吃饭的生活,因为小小的核桃而发生变化。 2008年,其宗村“两委”班子提出以核桃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州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支持其宗村开发核桃产业,并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资助该村57位村民赴核桃产业发达的地区考察。2009年至2011年3年间,该村累计种下了3000多亩良种核桃,加上原有的4000多亩野生核桃,村内核桃种植面积已达7000多亩。 据州林业局负责人介绍,2008年,为给全州核桃产业建设种植农户创造一个“学有典型,干有目标,看有榜样”的示范基地,增强广大种植户对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州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在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洛吉村、德钦县燕门乡巴东村、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建设州级优质核桃种植管理标准化示范村。 建立标准化示范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州林业局局长吴振武担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该局副处以上干部分别挂钩洛吉村、巴东村、其宗村3个示范村。州林业局下属州森防站、州科技推广站、州种苗站等事业站所中职以上技术员进行分片承包,把责任落实到地块、农户。州林业局投入412万元资金,解决3个示范村的种苗、补助培训、低产林改造、测土施肥、水利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治等经费。 2011年,以优质核桃种植管理标准化示范村建设为基础,州林业局确定香格里拉县上江乡、德钦县燕门乡和维西县塔城镇为州级优质核桃产业基地示范乡(镇),并自筹资金25.866万元,投入3000亩核桃低产林改造。并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该局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事业站所分别负责示范乡的工作,州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示范乡(镇)核桃产业建设进程。 改良品种—— 从杂、差、低产到优质高产 迪庆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造就发展核桃的丰富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核桃优良品种,品种良莠不齐,大部分品种对晚霜和倒春寒的抵御能力差,容易遭受霜害和冻害。全州核桃种苗生产能力低,经营管理落后,育苗基础设施、设备缺乏。 针对存在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在《核桃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中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州要发展核桃产业100万亩的目标。 为确保产业发展中核桃的品种和质量,结合我州地理气候条件,从2006年起,州种苗站先后组织核桃优良品种的调查及选优工作,根据气候、土壤、海拔等实际条件,从全州范围内选出72个群众反映好的核桃品种,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新疆薄皮核桃新新2号、温185两个品种作为我州核桃产业发展的主栽品种。2007年4月至11月,州种苗站在开发区新仁上村、尼西汤堆、德钦县燕门乡巴东村开展新疆核桃温185、新新2号区域性试验种植。 州种苗站站长舒永春参与了我州核桃优质品种培育的全过程。她说,选出主栽品种后,2008年1月,州种苗站承担建设的迪庆州良种核桃良穗基地,投资157.94万元,分批从新疆阿克苏引进优良核桃母树19200株,定植于迪庆经济开发区新仁上村,作为全州核桃嫁接砧木采穗圃。到2010年,建成核桃无性系良种采穗圃100亩。 同时与迪庆州浩宇林木种苗经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迪庆首家定点育苗单位。2009年,该公司提供了40万株新疆优质核桃新新2号、温185种苗,我州核桃产业造林实现了“定点采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从品种繁育入手,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发展。 舒永春说,经过近5年的建设培养,目前,我州优质核桃种苗培育基地已初具规模,技术日趋成熟,每年可提供200多万棵优质核桃苗。培养出来的新新2号、温185,每亩可种植33棵, 3年挂果,5年盛产,“想吃核桃八至十年”成为历史。 规范种苗管理—— 从混乱到“持证”生产经营 “十一五”期间,我州成立了州林木种苗质量检疫检验站及种苗管理站,出台制定了《迪庆州优质核桃苗木发放管理办法》《迪庆州优质核桃种植管理验收办法》《迪庆州优质核桃种植目标责任状》和《迪庆州优质核桃种植技术手册》等相关办法和指导手册,规范全州种苗管理工作,理顺各项种苗管理工作,提高种苗质量意识。 州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坚持规范运作、规范生产,严格要求各种苗生产经营单位“持证”生产经营。严把造林种苗质量关,严格执行林木种苗“四证一签”制度,并规定各育苗户,对计划出圃苗木必须提前20天报辖区林业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派出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及时受理,对检验合格苗木发放“种苗合格标签”。对造林试点项目良种使用率要求达100%,各用苗单位及个人在调用苗木时,必须认真查看生产经营者是否具有“四证一签”。认真做好种苗质量检验工作,禁止不合格苗木上山,杜绝使用病苗、劣质苗造林。对州外调入苗木,严格检查苗批的“四证一签”,并要求调入苗木的各县林业部门做好调入记录,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资料,做到有据可查。 为保障育苗者的合法权益,州种苗站每年对辖区内育苗户的育苗资格逐一进行审查,及时更换到期证件;对申请培育苗木者深入实地调查育苗条件,对其所提供资料认真审查,符合条件者报请分管领导批准,即时给予办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仅2013年,州种苗站新办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20家,换证8家;完成苗木质量检验核桃150余万株,从源头上把好种苗质量关。 强化技术培训—— 种植管理标准化 栽培技术普及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核桃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技能,培养一批相对稳定的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师资队伍,全面带动广大种植户科学、规范种植管理核桃,州林业局整合下属资源管理总站、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等职能部门技术资源,结合实际,应季举办早实优质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师资培训班,目前共培养师资200多人。开展核桃低改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技术员400多人。深入各乡(镇)、村举办核桃种植技术培训班45期,培训学员3800多人次。在标准化示范村共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核桃种植户共2600多人。 通过几年的培训、管理和指导,我州在核桃优良品种和实用栽培技术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县在核桃种植中,严格执行《迪庆州优质核桃种植管理验收办法》,按照选一块好地、挖一个规格坑塘、施一担农家肥、选一株合格核桃苗、 浇一担定根水、 盖一块地膜的“六个一”技术措施要点,完成核桃种植任务。形成自上而下的科研示范、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相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我州核桃产业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良种化方向发展。 龙头企业牵引—— 无序、零散到产业化 精制核桃油、调和油、核桃油软胶囊、核桃粉、核桃油咀嚼片等迪庆核桃系列产品活跃在国内外市场…… “十一五”以来,我州充分利用立体气候优势、生物资源禀赋,坚持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抓基础重产业、保生态促民生、强措施保稳定这一主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坚持优化结构、品种和布局,努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迪庆特点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随着核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州核桃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核桃加工企业主要有香格里拉舒达公司、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和维西县综合贸易公司。深加工产品主要是核桃油及系列产品,3个企业从业人数超过300多人,年加工能力超过一万吨。2008年,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收购核桃6000多吨,生产核桃油692吨,总产值4498万元,带动农户2万多户;2008年,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收购核桃2800多吨,生产核桃油260吨,销售精制核桃油200吨,销售收入1118万元,带动农户1万多户;2008年10月,维西县综合贸易公司投资建设精炼核桃油生产线,收购核桃220吨,收购核桃仁20吨,生产出精炼核桃油27吨,以240元/公斤的价格销往上海、北京等地。 目前,我州核桃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基本实现了种植管理规范化,加工本土化,销售全国化,初步形成“种、管、产、销”一条龙产业链。(余丽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