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孙诺七林已65岁了,54年的岁月,弹指间,就在每天拍打拿捏手中的泥土中度过,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拙藏族制陶史,就在孙诺七林等一个个艺人手心寂静的传承着。" name="description">

孙诺七林的土陶人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09 09:27:24

永基卓玛  文/图

 

  六月的汤堆村,满树的白色刺花在农田边、路边绽放,星星点点的农舍撒落其间,四周群山环绕,好像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在孙诺七林的家,孙诺七林和他的大儿子恩主、孙女婿正在制陶作坊里,席地而坐,在面前一方长木板上敲打泥片。

   屋子里的空气在节奏均匀的泥片敲打声中慢慢安静,屋外,已经成型的土陶胚子整齐的摆放着。偶尔,有游客慕名来到这里参观或者是购买土陶,孙诺七林接待游客后,又坐下开始手中的制作,一件件造型朴拙的陶器,就在这里产生。

  今年,孙诺七林已经65岁了,54年的岁月,弹指间,就在每天拍打拿捏手中的泥土中度过,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拙藏族制陶史,就在孙诺七林等一个个艺人手心寂静的传承着。

  黑陶是尼西藏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常见的黑陶制品有土锅、酥油茶罐、炭火盆、藏八宝等。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制陶工匠们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仅仅是一把自制的木头工具、一方木案,和几片木板底座,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每年23月份,工匠们会去2公里外的山上取土。取来的土被敲碎并反复筛选,至粉末状细土,便装袋保存,供全年使用。其烧制方式也很原始,并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于露天空地上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烧30~40分钟,烧到器皿像锻造的钢铁一样通红,就“烧熟”了。陶器从火中取出后,马上被锯末和炭灰覆盖,就变为具有象征性的黑色。最后,再用酸奶水和青稞粉混合的液体洗净陶器内部,去除有害物质,黑陶成品就诞生了。制成的黑陶通体发亮,耐高温,类似于砂锅,是非常实用的家常器皿。很多来香格里拉游玩的游客会专程来汤堆村拜访孙诺七林大师,请教制陶技艺,并带几件黑陶回去留作纪念。黑陶已经不仅是日常用具,更是代表了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因为黑陶与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以孙诺七林为代表的制陶艺人得以祖祖辈辈靠此为生。

  孙诺七林的制陶手艺是跟爷爷学的,他的家族有至少七代制陶史。黑陶生产和销售是他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孙诺七林和土陶打了五十多年交道,相继收了二十多个学徒,除了当地的还有来自藏区各地的,他的4个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熏陶下,1982年大儿子恩主踏上子承父业的学艺之路,接着老二孙那也成了父亲和兄长的帮手。在七、八十年代里,孙诺七林用马拖着自己的黑陶制品去到香格里拉县城、德钦县城,一部分卖,一部分换取生活需要的必需品。改革开放后,尼西土陶走出了这块狭小的天地,在藏区广受农牧民的喜爱。1991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迪庆文化展”中展出的24件陶艺分别由民族文化宫和民族博物馆收藏,因其造型古朴、工艺独特,吸引了中外参观者的眼球,与会者赞不绝口,其价值也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品迈入了受人瞩目的民族民间艺术品行列,它那朴实无华中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参观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刊《装饰》1997年第二期对孙诺七林及其陶艺作过专题介绍,从此孙诺七林在陶瓷界声名鹊起,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印度、尼泊尔等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收藏孙诺七林的陶艺。他的很多作品被迪庆州博物馆收藏,香格里拉县百货大楼设有精品专卖性质的展示柜台。1999年,孙诺七林被省民委和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高级民间美术师。2009年,他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藏族黑陶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孙诺七林开玩笑说,五十多年来,自己一辈子都是玩泥土。在11岁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第一件土陶制品在自己的摸索中制作出来并成型。也是那一年,他离开学校,开始与泥巴相伴的日子。从那以后,他每天的时间,都大多数‘’花在与泥土的交道中。他只要摸到泥土,就想着如何把陶器做得更完美。年轻的时候,遇到出门几天,摸不到泥土的孙诺七林总会觉得那几天里好像缺少点什么。

  现在孙诺七林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他的儿孙们也喜爱这门手艺,并赖以为生。孙诺七林的土陶产品越来越出名,寻着名气上门来购买土陶的本地市民和游客也日益增多,但孙诺七林从不漫天要价。

  在孙诺七林的心目中,工艺品是无价的,但他从不对自己的土陶进行抬价销售。他说:“人要活得的简单,像泥巴一样朴实,自己走过的六十多年,泥土为自己带来好多好处,生活已经过得很满足了,对泥土给予自己的收入,要带着感恩的心。”自己像泥土一样朴实,孙诺七林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教育的。孙诺七林每天的生活忙碌而规律,以前年轻的时候,他一天做四、五十个茶罐也不在话下,现在,他手中的动作慢了下来,但制作出来的土陶依然质量那么好,时光流逝中,他并没有那么伤感。今年5月老伴去世,孙诺七林更不愿意外出,虽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老人出国去进行技艺表演,可老人更愿意在家里安静的呆着。

  如今,看着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多读书,静不下心来学手艺的时候,孙诺七林很是担忧,他总觉得,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人要能安心的坐下来,学一门手艺,上天总不会亏待的。不追求过多的利益,只是开心踏实的做着土陶,孙诺七林更希望这门技艺能完整的传下去,就像老一辈传给自己一样,自己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一代一代永不停止的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