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农田”与“心田”之间的桥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0 09:10:08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一切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作为农业科技人员,面对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的就是人民群众,工作的场地就是农田,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好服务工作,在工作场地“农田”与服务对象人民群众的“心田”之间架起一座反映农民心声、体现农民意愿,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通向中国梦的桥梁。

       一、提高认识,坚决反对“四风”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抓好自身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照镜子”,就是要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就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形象。“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实践好农业科技人员的职责。“治治病”,就是要深刻解剖自己,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反省、坚决改正,强化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素质及能力。

       二、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及服务能力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树立实践长才干、实践长技能、出真理的思想。一是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素质修养,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定。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实用技术,力争做先进农业科技生产力的代表和践行者。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实践意识,积极参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农技推广工作能力。三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新形势、新时期、新机遇面前,要勇于担当,主动进行农业生产新技术、农民增收新途径的创新与思考,结合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实验者、示范者、推广者。在本职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其次,以身作则,真心做人,认真做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站在农技推广工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立场及处境去思考问题,把农技推广工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再次,要吃苦耐劳讲奉献。农技推广工作是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公益性事业,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更要注重吃苦奉献,更要注重农民需求,更要注重实干兴农,“俯身听民意,实干联民心”。

       三、 立足实际,做好“三农”服务工作

  1、要充分发挥体系、技术和行业三大优势,大力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一是技术服务。积极投身农业基础研究、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等重点工作,着力开展技术配套和示范推广、做好品种区试和良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工作。二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契机,繁育农作物良种、提升科研能力、完善服务手段。三是科技服务。认真履行职责,加快转变推广方式,创新推广方法,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农民增收方法)培训、成果转化、产业开发。

  2、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新机制。一是创新农技推广职责任务。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农技推广体系既要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做好“四个保障”,即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又要根据市场及环境条件的改变,不断探索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并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主体多元化的新特点,要不断创新推广方式方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要,做到“六个适应”,即适应农业生产市场化、适应农民增收多元化、适应种植规模化、适应生产标准化、适应操作机械化和适应服务信息化。三是创新农技推广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切实强化公益服务。保障科技人员的学习、进修、职称晋升、合理流动等权益,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要努力提升农技推广的科技支撑能力、指导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履职能力,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技人员培养力度,创造条件支持农技人员研修深造,培养一批立志献身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者,建设产业技术团队。二是要在转变服务方式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服务能力。 对任何一个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措施的应用,群众都需要一个过程,一年的庄稼,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就是一切,他们都不会轻易下决心,农业科技人员就要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结合各农户的实际、深入田间地头,不但要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还要让老百姓真正接受新的农业科技技术,掌握技术。因此,必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耕细作的试验、示范做基础,加强开展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户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信心,达到科技兴农、农民增产增收目的。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要强化良种推荐、技术集成、病虫害防治等个性化服务,满足生产需求,进一步促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发展。三是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支撑保障能力。要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全力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成组装先进实用技术,强化关键技术突破、灾害应急技术研发和农机农艺配套,逐步建立区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成熟技术模式,带动区域粮食生产稳定增产。四是要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决策服务能力,要强化农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技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以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升农技信息服务能力。让农业信息系统和工作系统既能够反映、体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又能够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农田”与“心田”之间架起一座党和人民群众沟通、连接,共同发展进步,实现中国梦的桥梁。( 闵康)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