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致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22 08:51:37

 

“再过两年,预计可以挂果了。”两年前,燕门乡春多罗村农民阿格承包了128亩荒地种植了核桃,预计挂果后,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香格里拉网 (记者 江初) 记者从德钦县农村工作会议获悉,近年来,德钦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在全县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群众在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中增收致富铺路架桥,农业产业从过去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转变为多种经济作物规模种植。

  霞若乡把核桃、药材和养蜂产业作为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来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服务,整合各方面资源,利用“公司+协会+支部+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动员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优化市场环境,产业经营收入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截至目前,全乡累计种植漾濞优质核桃9800亩,嫁接改良21600条,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9937亩;种植桔梗、当归、金铁锁、重楼等药材11065亩;发展养蜂7000多箱。2013年末,全乡实现核桃产量1700吨、总产值1400万元;药材总产量750吨,总产值1800万元;蜂蜜产量25.5吨,总产值150万元。

  全乡新建31个核桃种植基地、7个药材种植基地、4个养蜂示范区、1个养鸡场。同时,引进漾濞大泡核桃,桔梗、金铁锁等新兴药材品种,活框养蜂等养殖技术,经过几年试验,已经总结掌握了一整套成功经验和技术。

  通过示范引导,全乡7个村、91个村民小组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农民收入节节高。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摆脱了世世代代“二牛抬杠、土里刨食”的传统农业生产,发挥了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呈现出一招胜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农村创业门路广。昔日山区群众省吃俭用供子女上学,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让子女参加工作,跳出农门。如今,随着核桃、药材等农村产业兴起,回家创业,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选择。乡村涌现新农民。在产业建设工作中,通过大力开展各种产业技能、科技培训,很多农民已经熟练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社会和谐气象新。随着各类产业日见成效,生活和谐安定的局面正逐渐形成。产业发展推动百姓增收,有效缓解了贫困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核桃、药材、养蜂等绿色产业与生态发展相适应,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全乡呈现出 “山顶蜂蜜甜、山腰药材香、河谷核桃绿”的自然画卷。产业扶贫创典范。霞若乡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创建“产业特色典范乡”的发展思路,抓住上级重视、各部门支持、挂钩单位关心的有利契机,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地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县内打出了亮点、创出了特色、博得了赞誉。

  燕门乡 “以核桃产业为主导,药材、葡萄、青稞种植和生猪养殖产业为辅,适量发展土鸡养殖”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农村产业调整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

  特别是近两年来,燕门乡抓住核桃产业示范村、核桃产业示范乡、扶贫整乡推进等机遇,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新疆优质核桃、药材种植,核桃产业、药材产业培育初见成效。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全力打造基础设施较好的产业发展基地。去年7月至今年4月,在药材种苗上采取政府扶持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全乡共计推广药材种植3082.63亩,其中木香1358亩、当归727.43亩、附子229.7亩、秦艽326.5亩、桔梗141亩、续断240亩、独定子60亩,共计投入资金250.18万元,其中政府扶持146.19万元、农户自筹103.99万元;同时,还建设示范药材基地347亩(政府扶持39.7万元、农户自筹120万元)。2014年计划建设大棚育苗基地15亩和其他育苗基地30亩(计划政府扶持60万元、农户自筹87万元),这一举措降低了药材种植风险,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种苗质量。

  截至目前,全乡退耕还林总面积为10500亩、核桃种植面积为14556亩、葡萄种植面积为2143亩、青稞基地建设1540亩、药材种植3082.63亩;共有养猪场57个、养猪户57户,存栏数2200头,年出栏数为3540头;规模养鸡7个、养鸡户48户,存栏数为19000只,年出栏数为50000只;黑山羊养殖基地2个;蔬菜基地62亩。      

调整产业后,燕门乡大规模种植药材。图为燕门乡日米药材基地一角。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