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门乡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现场。 云岭乡查理桶村工作队员与村民进行文体联欢活动。 整治环境植新绿 德钦县部分村组周边常年随意倾倒、堆放大量生活垃圾,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健康。针对这一情况,各驻村工作组加大工作力度,整治“脏乱差”。工作队员们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清理露天堆放垃圾,整治村组周边环境,创建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并与广大党员和群众一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携手为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一抹新绿。 佛山乡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17件,解决了农村环境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杂物乱晒等现象;燕门乡禹功村工作组针对村民生活垃圾处理不便的问题协调解决并筹建7座垃圾池,目前垃圾池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奔子栏镇5个行政村的工作组,分别召集当地村民小组先后在树木稀少和泥石流多发地段进行了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活动,3000多棵树苗被种植到了荒山荒坡上;升平镇阿东村“千促”工作队组将林业局下发的1500株藏香柏树苗分发给5个村民小组,并在地质灾害隐患较重的日仁村民小组封山育林区内种下了500株树苗;燕门乡各村工作组与村民、寺院僧侣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在“千促”工作队的牵头下,全县共有4万多株树苗栽到荒山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调处纠纷促和谐 “千促”活动开展期间,德钦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乡镇日常工作,全面开展了以“与群众交朋友,为基层搞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等为主题的民情民意大走访活动。重点突出“保稳定,促和谐”这一重要任务。 开展民情走访活动以来,各驻村工作队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和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早掌握、及时调处,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德钦县出入境人员多、维稳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成立维稳工作组,与“千促”工作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开展“千促”活动为载体全力做好维稳工作。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寺庙堂点、联系贫困僧侣制度,深化联系内容和范围,为解决寺院僧侣吃水难、用电难等实际问题,燕门乡“千促”、驻寺工作组对辖区内的拖拉寺、崩贡寺、禹贡寺大殿、僧舍的用电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僧人的饮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向县统战部反映,争取早日解决。 据统计,活动期间,工作队员深入全县16座藏传佛教寺院和天主教堂、点,进行宣传教育、调研指导和维护稳定工作,组织召开僧侣座谈会40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0起,收集意见建议90余条,特别是在敏感节点期间,全县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做优产业促增收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德钦县实现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也是县级挂钩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千促”活动,实现强基惠农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德钦县不断强化农业实用科技培训和推广,针对农民需求,经常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实用农业技术培训。 “千促”活动期间,县林业局邀请专家相继在奔子栏镇、拖顶乡举办油橄榄种植管理培训会,200多名油橄榄种植户参加培训受益;霞若乡各么茸村在“千促”活动开展期间举办了为期7天的中药材种植管理培训,邀请专家向农户讲授中药材育苗、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要点,并深入种植现场实地操作。参加培训的种植户们信心十足地表示:“通过专家讲解,我们对中药材种植、管理和育苗更清楚明白了,我们将按照专家的意见,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努力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佛山乡积极开展葡萄栽培技术培训。聘请葡萄种植专家在田间地头现场为葡萄种植大户讲授葡萄稼接、病虫防治等技术。并免费发放葡萄嫁接工具和葡萄栽培技术的相关书籍;云岭乡果念村“千促”工作组联合德钦县科技局在乡政府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和防病工作现场教学培训会。据了解,果念村“千促”工作组在云岭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到由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资助的160头种猪养殖项目,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钦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推进幸福家园建设的蓝图,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中逐步体现。一个个泽被困难群众的话题在普通百姓间传递,一条条具体入微的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温暖着黎民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