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哈巴雪山脚下的金沙江西岸上,有一个美丽的山村——三坝纳西族民族乡哈巴村。哈巴村辖区内有18个村民小组,分布着纳西、回、彝、汉和傈僳5个世居民族,有农户989户,3950人。香格里拉旅游东环线从该村穿过。村委会所在地海拔为2600米。全村总耕地面积65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7亩,还有数万亩的荒坡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地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该村各地的作物生长存在差异,导致传统农业生产在该村很不平衡,难以提高和改善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农村交通信息化在哈巴村开始得以体现。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哈巴村根据乡党委“生态立乡、农畜稳乡、科技兴乡、旅游强乡、和谐安乡、勤劳富乡”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哈巴优质核桃花椒种植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在努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上下功夫。一是做好示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引领群众大面积种植花椒。二是加强服务。合作社为花椒种植社员提供技术及信息支持和指导。三是加大对生产的投入,推动花椒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多年来,哈巴村在保持和改进农田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开展退耕还林、种植花椒的活动。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哈巴花椒产业发展,已经给当地农民快速增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哈巴村经济社会发展,使当地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 目前,哈巴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带领社员群众继续积极发展花椒产业,力求扩大种植面积,开发花椒产品,努力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哈巴村的支柱产业。同时,合作社正积极把花椒产品转变为旅游产品,实现花椒产品的升值和市场的拓展。明年还将筹划举办“哈巴花椒文化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山乡群众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走进勤劳致富的幸福明天。 丰收的红椒林。 花椒市场。 花椒装袋入市。 目前,哈巴村种植花椒面积已达1.3万亩,年产花椒70多吨。每年当地合作社社员仅花椒收入就可达380多万元以上,有的农户每年仅花椒收入就达4万元。且花椒产量和经济收入每年都在上升。花椒已成为一棵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而这棵“摇钱树”不仅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让广大群众在小康道路上迈开坚定的步伐,而且还让哈巴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有力推动了构建和谐乡村和幸福家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椒的累累果实。 花椒在哈巴村的生长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时期,当地汉族的先辈们不断从四川迁徙到了哈巴雪山下。据史籍记载,四川汉源的花椒,在古代就被称为“贡椒”,自唐代元和年间就被列为贡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哈巴村汉族先民不仅带来了川菜烹调技艺,还带来了享有盛名的汉源红花椒。哈巴雪山下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让汉源花椒很快在这里落户生长,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优质品种。 哈巴村公路上车水马龙,集市上人头攒动,村庄内的新房鳞次栉比,人民群众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一派繁荣景象。 目前哈巴村种植的花椒有两个品种,即红椒和青椒。红椒有着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优点,其果实色香味浓,是传统的佳肴佐料。青椒虽在耐寒耐旱方面不如红椒,但有着生长期快的优势,其果实是近年来食品新口味中的最佳调料。从传统烹调味觉来讲,红椒味正香浓,青椒味怪上口。近年来,哈巴花椒已经在市场上独占鳌头。每年花椒产出季节,喷香味麻的花椒总是吸引众多客商云集到哈巴村。哈巴村的花椒走出了山乡,走出省外,走向了全国,成为哈巴村脱贫致富的一道重要门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