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于2011年11月成立,隶属香格里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二级局。由三个行政股室:办公室、城市管理股、法规股;三个事业股室:市政园林绿化管理股(副科级)、环境卫生管理站、城市执法大队组成。承担着香格里拉县城23平方公里内市容市貌、违章建筑、公共市政设施、道路路灯、园林绿化、建筑垃圾、环卫清扫保洁、清运处置、洗车场等的建设、管理、维护、服务、执法工作。
局长孙建国。
局党支书记李秋云。
香格里拉县城管队伍。 近年来,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将建设和管理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同步实现新的提升。以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城市“绿、亮、美”工程建设,推进实施一系列项目建设。通过这些创建活动的开展,香格里拉县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明显增强。 然而,城市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不文明、不合法现象,譬如:占道经营、私拉乱贴广告、乱倒乱放垃圾等,这些行为均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改变这一现象,2011年,香格里拉县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加强城市管理为工作核心,用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统领城市管理。 执法局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夯实基础、突出长效、创新机制、着眼提高”的原则,加大投入开展规范建设。两年来,共投资1000多万元绿化了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投资20万元修复了县城内主次干道破损的路面,投资98万元维修坛城广场公共设施及东旺路。投资30多万元对康巴路、金沙路路灯进行改造,投资250多万元,对县城主次干道道路进行标线施划。投资200多万元设置了道路及公园、广场红绿灯及夜景灯。投入120万元,对坛城广场市政设施进行了修复。投资50多万元增设交通标识牌及更换路牌、灯箱广告,创建活动的开展优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一致好评。 在提升城市管理方面,香格里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通过强化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格局。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梳理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按照职能逐项分工,形成整改任务书,明确整改完成时限、整改的职能部门、整改的责任人以及责任领导,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力度。通过不断完善,执法局在执法效能、户外广告管理、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由粗放式向专业化、精细化的转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秩序保障,实现了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发展。 两年来,共清理取缔违章占道经营摊点共3500处次,劝导不文明行为28251人次,办理乱扔乱丢案件2015起,占道经营案件385起,共发动组织社区居民、驻地部队、学校学生2000多人次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拆除各类违规违法广告817块,共查处违法倾倒处置建筑垃圾案件28起,污染路面案件64起,共清运垃圾800吨,日均清除城市“牛皮癣”800张,维护了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王维韬) 执法队军训。
执法队巡逻。
对随意乱倒的建筑垃圾进行取证。 柔性执法 构建和谐 ——香格里拉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绿化城市。
清运垃圾。 自香格里拉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成立以来,自始至终贯彻以情为先、亲情服务、亲情执法的理念,带着感情做城管工作。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和亲情执法,城管局不仅有效防止了因管理滞后出现责任缝隙,而且防止了因工作失误与群众之间出现感情裂缝。 2011年以前,香格里拉县城市管理中,不同的执法部门分散执法,条块分割造成执法盲区;2011年香格里拉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成立后,“统一监察、统一部署、一职多能”的执法体系,既加大了执法频度,拓宽了覆盖面,又降低了执法管理成本,使执法效率显著提高。倾心建设“民主团结、勤政务实、廉洁高效、和谐包容”的领导集体,探索城管执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新模式。 每个流动摊点都关乎民生,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严格要求着装配证上岗,执行先教育、再警告、后处罚的执法模式,以劝导教育为主,文明执法。将语气生硬、具有强制性的通告转换成语气温和、动之以情的城管执法为民的“温馨提示”;在城区主要路段和主要路口设置城管温馨提示牌,散发温馨提示宣传单;在执法中改用文明用语、实行文明执法。 户外广告屡禁不止,执法人员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规范各类户外广告。一方面加大对乱张贴、乱图画的查处和清理力度,另一方面与信息公司签订合同,设置了统一标准的公共信息栏,方便了群众,有效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蔓延。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香格里拉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努力创新宣传方式,坚持推行“亲和式”执法,科学合理地设置便民停车区位,游商摊贩泛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金莲)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城管综合执法女子三中队执法小记
执法队员劝导商贩不能违章占道经营。
清理城市“牛皮癣”。
香巴拉大道和阳塘路,格咱路交叉处两个转盘移除改用红绿灯控制交通,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安装信号灯。 10月25日,记者来到阳塘路与长征大道交叉口,看到城管综合执法女子三中队的全体队员正整齐集队听取中队长讲解工作安排及执法重点,解散后把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到不同的街道进行执法。 “您好,老板,人行道上不可以占道经营。” “老板,这里不能摆东西,不能占道经营,请您把商品放进去店里。” 队员们到每个摊点重复这样的言语,第一小组队员告诉记者,占道经营使原本并不宽阔的路道变得更拥挤,给过往行人带来了不便。 城管综合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说,队员侧重街面管控,包括人行道违停、沿街店家出店经营、户外广告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巡查一趟要一个多小时,一天至少要巡查几次,脚上都磨出了老茧。 “城管接触的摊贩很多都是农民及外来务工者,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整治市容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城管挨骂很正常,主要就看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个问题。”城管综合执法女子三中队负责人彭芳介绍说:“我要求队员们在摊点疏导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文明执法,以说服教育为主,劝导其主动离开,如果碰到不听劝导行为恶劣的,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情节较严重的处以300元-3000元处罚金。在很多人眼里,我们女子中队会比其他中队特殊,事实上我们跟其他中队是一样的。”采访中彭芳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得到服务对象的理解,尤其是广大市民的理解,现在很多市民和商贩也积极配合她们的执法工作,但仍然有一些商贩和她们“打游击战”。 随队采访让记者更加地了解了“城管”。“城管”这个既平凡又特殊的职业,不仅与我们在城市的市民休戚与共,还与我们整个香格里拉的城市文化、城市影响力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香格里拉惬意而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城管人”默默的付出和辛劳的汗水,不要忘了投给她们以善意的微笑和真诚的理解!(张燕 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