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示范小学迎来百年华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03 15:12:28

香格里拉网讯(通讯员 鲁追)德钦县示范小学(原升平完小)是该县办学历史最长、办学效益最佳的一所走读制完全小学,办学起始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私塾教育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11月6日,该校将迎来百年华诞。

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德钦县示范小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万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多次受到省、州相关部门的表彰。2003年,经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效益等项考核,学校被评定为“一级三等小学”。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县的前茅。目前,学校有490名在校学生,12个教学班级。42名教职员工,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生逢其时忆母校

蒋鹏

  一本记述德钦历史的书上写着:“1950417日,云南军区44125团进驻德钦”。这一天,德钦宣告解放,从而掀开了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

  解放初期的德钦,社会由纷乱走向安定,各项建设事业开始起步发展,小学教育更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生逢其时,上小学时赶上了这一段最好的时光。德钦解放的第二年,我正好虚岁七岁,家里就让我到离家很近的升平镇小学读书。此后六年,一直没有中断地从初小读到高小,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小学阶段基础教育,我的人生求学之路因而迈出了比较坚实的第一步。1957年小学毕业后,因为德钦当时还没有中学,我便离乡别家,远赴外地继续求学,先后在昆明、北京上中学和大学。其后,在青海、重庆两地的新华社分社工作直至退休。离别家乡德钦,到现在已经五十六年了。

  今年五月的一天,德钦县示范小学校长鲁追打来电话,说2013116日将举行百年校庆活动,约我写一篇回忆小学母校的文章。对于母校的这一邀约,我理当尽力而为,但要动手写的时候,却又觉得力不从心。毕竟时间隔得太久远了,我当时的年岁又太小,对小学时代生活的记忆,尚留存在脑海中的不过是一些模糊的碎片。我努力地搜寻这些碎片并将之组合成这篇回忆文章,为的是在百年校庆之际,对教育培养我走上人生之路的小学母校和师长们,表达我的深深眷念、感恩之情。

  记忆中的小学生活

  说我上小学是“生逢其时”,首先是因为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对德钦这样边远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行一套特殊关照的政策,不仅上学读书全部免费,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我在升平完小走读六年,家里只管我吃住穿衣就行了,上学读书不用交任何费用,全部由学校提供。虽然过去了五十六年,现在回想起那六年的小学生活,留给我的都是甜蜜快乐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升平完小,位置在升平镇下街东北面的一座大山根下,校舍依山就势修建,是一圈由两层平顶木楼组合成的大四合院。大院正中靠北,砌有约一米多高的砖石结构平台,平台的三面边缘是花圃,开花季节,把不大的校院装扮得姹紫嫣红。平台的北面有几级台阶,直通到紧靠山坡的那栋木楼,里面是一个小礼堂,边上有一座小舞台,记忆中这里是举行全校性活动的场所。每天放学的时候,学生们按班级列队集合,在平台的三面花圃下围成一圈,由校长或老师站在台上讲一通话,内容大都是通告事情、表扬或批评之类。

  学校的四合大院中,小礼堂之外的另三面木楼,一层都是上课用的教室,二层是教师宿舍、办公室和高年级班级用的小教室。我上小学的时候,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偏大,因而流失率也就比较高。班级的学生人数呈金字塔型,低年级时人数很多,越往上读人数越少,到毕业时往往只剩下十个人左右了。我1957年高小毕业时,全班就只有九个人。

  在我的记忆中,作为全日制和六年制的小学,升平完小在教学管理方面非常规范和严格,对教学质量抓得很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很严格。对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该留级的就留级,不搞通融和迁就。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则经常给予表扬和奖励。我上学的期间,因为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受到的奖励也就比较多。有一次给我的奖品,现在想起来印象还很深,奖的是一张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班禅大师的彩照画,拿到家里后,全家人都很高兴,很虔诚地把画供在家里。

  升平完小的校院座北朝南,北面依坡,南面出院门,有一道高而长的石阶。石阶下面,是一片宽大的平地,上面分散地长着好多棵大柳树。这片地方,就是学校上体育课和学生课间嬉戏玩耍的大操场。操场的边上,是当时在升平镇颇有名气的“徐家花园”,面积不大,里面溪水潺潺,花木茵茵,是吸引我们学生课余时间常去游玩观赏的“小公园”。大操场和“小公园”,给我们的小学时代,增添了不少趣味。

  小学时的课外活动,现在记得起来的还有两项:一项是阅读课外书。当时,学生的学业负担没有现在这么重,除了上课做作业,还有一些时间读课外书籍。学校里好像有一个图书室,向学生们出借课外少儿读物。上学期间,我就经常爱看课外书,不仅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而且从小养成了读书的爱好和习惯,并终生受益。另一项活动是打腰鼓。学校里有一支由男女学生各半组成的腰鼓队,我也曾是其中一员。升平镇上有重大节庆活动时,我们腰鼓队都要出动去助兴。一走到街上,居民们扶老携幼出来观看喝彩,我们也很得意,觉得脸上很有光彩。

  记忆中的几位小学师长

  说我上小学时代是“生逢其时”,又是因为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丽江、大理,调派来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德钦县的教师队伍,我也因此在上学期间,有幸遇上了一些素质高的好老师。

  当时升平完小的老师,只有少数几个是德钦当地人,其余多数是从丽江、大理调派来的外地人。记忆比较深,到现在还能记得名字的,有这么几位老师是年龄稍大、资格比较老的老师,有刘兆福、和凤楼、和伯卿三位。其中刘兆福是升平镇当地人,从解放前教书一直教到解放后,资格最老,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任校长。和凤楼老师,是丽江人,身材壮实,嗓门洪亮,办事干练,记忆中是继刘兆福之后的第二任校长。和伯卿老师,也来自丽江,瘦高身材,性格沉静稳重,有长者之风,好像是主管教学的教导主任。他们三位既是资深教师,又是学校领导,平时表情比较严肃,给我们这些学生们以敬畏之感。上面说到的每天放学时,站在大院里台子上对学生们“训话”者,多数时候都是他们三位。

  与我们学生平时接触最多、最有亲和力的,是两位青年教师:一位是来自丽江的女老师王玉兰,另一位是来自大理的桂培本老师。王玉兰老师当时很年轻,长相俊秀,嗓音甜美,对学生态度和蔼可亲,经常面带笑容,教书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学生们都很尊敬她,也很愿意亲近她。桂培本老师,当时是刚从大理师范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小伙子,长得很帅气,充满青春活力。他不仅教我们的文化课,还教我们体育课。他是第一个把现代体育的概念传输给我们的老师,让我们懂得进学校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锻练身体、强健体魄。桂老师体壮力强,学校里的一些苦差事,一般都是由他来承担。我们班毕业后,几个同学长途跋涉外出求学,走十多天的路到丽江。带领和护送我们走过这一段艰苦旅程的,正是桂老师。

  记忆中的外出求学之旅

  说我的小学时代是“生逢其时”,还因为当时在德钦这样的边远民族地区党和政府为小学毕业的学生,提供了继续读书求学的宽广门路。我从升平完小毕业之后,就很幸运地遇上了被保送到昆明民族师范学校继续读书的好机遇。

  1957年夏天,我从升平完小毕业,全班只有九人。除我以外,男同学有李松福、李世华、李德明和孙德元,女同学有彭宝珍、陈玉英、李顺珍和王珍玉。当时,德钦县还没有办中学,想继续读中学,只有到外地求学一条路。再加上当时德钦尚未通公路,外出求学,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走出去了。

  我们毕业时,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出路,先是说到丽江考师范学校。班上九个同学中,愿意去的有我和李世华、李德明、孙德元、彭宝珍五人。我们准备了简单的行装,由贵培本老师带领,跟随一支小的马帮队,沿着澜沧江河谷向南进发,整整走了十几天才到达丽江。

  那一年我才十二岁,这十多天的路程是怎么走过来的?现在已没有完整的印象了,只有几个碎片还留在记忆之中。记得到达茨中村对岸澜沧江边时,茨中完小的几个毕业生滑着溜索过来,与我们会合,一起去丽江上学。又记得到维西后,去过维西中学,见到了在此上学的德钦学生。还记得路上在丽江石鼓住宿,见到了那面据传是诸葛亮留下的石鼓。最后一段路,我们由石鼓走到丽江大研镇,住进了牛老师在丽江古城的家宅中。这个牛老师,叫什么名字?是升平小学或是茨中小学的老师?我现在已想不起来了。

  我们一行人到丽江后,上学的出路又有了新变化。升平完小来的五个人,李世华、孙德元、鼓宝珍去中甸读中学,李德明留在丽江读师范学校,我和茨中小学毕业的吴云鹏、李国志被保送到昆明民族师范学校。于是,我们三人生平第一次坐上汽车,车行三日,来到了省会昆明,走进位于昆明北郊的昆明民族师范学校读初师。在那里,我和好多位在我之前从升平镇毕业的校友和老乡会面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毕业后分配回家乡德钦当老师,至今我还记得的有刘邦正、李世泽、和正德、张仲源、王建中、陈贵生、李玉秀、王玉珍、杨淑英等。

  1960年夏天,我从昆明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又碰上了一次继续上学的好机会,被保送到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预备班读高中。1963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当年的全国统一高考,以文科考分名列全省前茅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

  从升平完小到北京大学,中间当然不能划上等号,因为其中还有我在昆明六年求学时期的机遇和自身努力等多种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在升平完小完成小学学业这个起点和基诎,我后来的求学历程也就无从谈起,我的人生轨迹就将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正因为如此,我在写这篇回忆母校的文章时,对母校的一种强烈的感恩之情一直充溢胸间,久久难以平复。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副社长,现已退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