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格里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03 15:09:55

早晨,我们一行乘坐一辆大巴车出了丽江,沿着滇藏公路214国道前行,此行目标是香格里拉。

虎跳峡

告别长江第一湾后,继续前行,从山顶到金沙江边感觉就像坐降落伞,前方就是虎跳峡了。

金沙江自石鼓下行,河谷较宽,江流平缓,到距石鼓30多公里的虎跳峡镇,与香格里拉的硕多岗河(导游称此河为冲江河,河水泛白色,而金沙江水呈红黄色)汇合,过险滩,越断崖,水从空坠,狂涛怒卷,玉屑腾空,沙走雷霞,振撼山谷,奇险万状,令人惊心动魄。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顿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

虎跳峡,一向以“险”而闻名天下。这里首先是山险。峡谷两岸,高山耸峙。东有玉龙雪山,终年披云戴雪,银峰插天,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山腰怪石镲峨,古藤盘结,山脚壁立,直插江底,虎啸猿啼,狼豹出没。西有哈巴雪山,峥嵘突冗,山腰间有台地,山脚为陡峻悬崖。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

国内三峡,世称壮观,它的江面与峰顶高差,仅1500米。美国的地狱峡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仅2400米,它的深邃,可以想见。虎跳峡不仅深,而且窄,许多地方,双峰欲合,如门半开,身入谷中,看天一条缝,看江一条龙,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令人心惊胆战。其次是水险,由于山岩的断层塌陷,造成无数石梁跌坎,加之两岸山坡陡峻,岩石壁立,山石风化,巨石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从上虎跳峡至下峡口,落差达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达6至8米。因而江水态势瞬息万变,或狂驰怒号,石乱水激,雪浪翻飞,或旋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蒙,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

虎跳峡天下险。这虽给航行带来不便,但这个“险”中却蕴藏着一种美,一种摄人心魄的壮美,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到此寻幽探险。

过入虎跳峡镇,沿西岸新建公路到达虎跳峡景区上方约250米,然后沿着陡峭的栈道下至谷底才可看见上虎跳峡,特别能近距离观看到江心中的虎跳石。

远远听到前方山谷里传来雷鸣般的激流声,上虎跳终于到了。下车后,沿着栈道向谷底走去,但见谷底的观景平台早已聚集了无数的游人,拥挤不堪。阳光照射在谷底浑黄咆哮的急流之上,昭示出自然界动人心魄的力量。一段约几十米的峡谷垂直落差有数十米,而江面更是缩到只有二十米左右,但见江水的万钧之力在此壶口喷勃而下,波涛汹涌澎湃,轰鸣不息的急流声回荡在险峻的山谷之中,震耳欲聋。急流中,但见江中隐约可见一巨石,黑色石尖露出浪花之上,相传当年曾有人见一猛虎借此石越过江面,于是便有了虎跳峡的来历。

香格里拉之名的由来

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用瑰丽的文字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飘荡着田野牧歌的理想的国度——香格里拉。半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香格里拉信仰者,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国的大西南,开始探寻他们心中的香格里拉圣境。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在迪庆找到了神奇的发现: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以及希尔顿描绘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省迪庆州。于是,一股香格里拉的旋风席卷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世界各地的香格里拉信仰者及游客纷至沓来,竟相争睹香格里拉这一人间仙境。

香格里拉的特点是无垠的广坝、连天的草甸、遍地的野花、成群的牛羊。经常能看到这幅画面上的景致,这大概是香格里拉的专利。在并不辽阔但宽敞的草甸上,青稞架随意散落。

在香格里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哪里有地,哪里就有家。于是我们看到,为了种那山坡上的一小片庄稼,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出现在田边。在山腰、甚至山顶之上都有民舍,真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藏民的家畜基本是自然放养,牛、羊和马们散落在草场悠闲地吃喝,道旁山林的小树丛中经常隐现几只小黑猪在寻寻觅觅。

放眼眺望这里的山川平地,大棵的酥油花(过去藏民常用该花的大叶子包酥油)、黄色的狼毒花、深紫的鸢尾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生长在香格里拉的每一寸土地上,分外娇娆。

我们习惯了闹市的拥挤人流,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喧闹的超市和饭店,疯狂的堵车和铺天盖地的沙尘暴。多数人不能理解许多藏民迄今为什么仍然守望着自己古老而闭塞的家园。我认为,他们选择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原因是喜欢纯天然的居住生活环境,藏民们的日子可能寂寞清苦一些,但是,他们避免了吃全由饲料喂养的肉类,这些饲料含有许多有害物质,他们不用呼吸汽车尾气和违法排放的有毒烟尘。我们用身体的代价换来了繁华和躁动,他们则以悠闲和自在守卫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藏家做客

晚上七点多钟,我们进入香格里拉县城。香格里拉,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在拉姆导游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一位藏胞家做客。

这是一个有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一家人非常热情好客,房屋很大气也很高,分为两层,下层养牲畜,上层住人,由于通风和隔离得好,人们感觉不到一丝异味。我是第一次在这里喝到了酥油茶,品到了青稞酒。同游香格里拉的中外各地朋友在这里相会,真是他乡遇故知,人生之大幸,大家很快融合成一个民族大家庭,开始了民族大联欢。

晚会气氛异常热烈,藏族兄妹为大家表演了多个藏族舞蹈,并演唱了《青藏高原》等歌曲。不少旅客在热闹的氛围中自告奋勇表演了节目,晚会结束前大家都下场跳起了欢乐的锅庄舞。虽然在此之前大家并不认识,而且晚会结束之后就会各奔东西,从此再也不会见面,但大家都十分珍惜这难得、难忘的一面之缘,大家互相敬酒,互献哈达,彼此祝福,合影留念。每一个人都被这欢乐的场面所感染,被这热烈的气氛所陶醉,被这民族团结的精神所鼓舞,被这跨越千山万水的友谊所感动。所有的人都摘掉了矜持的面纱,表现出了最真实、最鲜活、最投入的一刻。美丽的香格里拉,神奇的香格里拉,你调动了我们所有的热情,让我们的心为你所动,血为你沸腾,情为你痴迷。你的美丽、魅力与魔力,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

普达措国家公园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前往普达措国家公园,“措”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所以有人又把“普达措”理解为“普度众生抵达彼岸”,听导游说那里最著名景点是属都湖和碧塔海,其间还会经过弥里塘高山牧场,看到各色的花草和自由放养的牦牛群。这让我们充满了憧憬和激情。

碧塔海以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闻名,据说每年五、六月份杜鹃花开,花瓣飘落湖中会吸引很多游鱼过来嬉戏。这杜鹃花瓣却又微含毒性,使鱼儿们麻醉后慢慢漂浮起来,于是湖面便会看到众多翻出白肚子的浮鱼,这奇异的景观被人们称为“杜鹃醉鱼”。导游拉姆说得活灵活现,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不能亲眼目睹了。

大概是由于暑期的缘故,很多景点都是人头攒动,稍嫌破坏“幽美”感觉。坐上专门的旅游车,导游小姐开始介绍国家公园,大意是植被丰富、风景优美、欢迎游客光临之类。导游人不很漂亮,声音却极是甜美,这使得车内空气不那么沉闷。把目光投向窗外,景色很是怡人,车在林间穿行,树木葱茏、山谷清雅,开阔处便是牧场,涓涓溪流肆意流淌。

很快到达属都湖。属都,藏语意为“石头一样结实的奶酪”。相传很早以前,有位高僧云游至此,看到牧民布施的奶酪非常好吃,就祈祷说:“愿这里的奶酪像石头一样结实。”于是便有了“属都岗”这个名字。因为湖在属都岗牧场边,人们便称之为属都湖。放眼处山青水秀,显得尤为清静。人群的熙攘打不破这湖面的沉默,很奇怪的对比吧。云雾在水面飘动,飘逸秀美。我看过属都湖秋色的宣传照片,蓝天下漫山遍野厚重而浓烈的黄,浓墨重彩渲染出秋的气息。此刻呈现于眼前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绝美景观,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句子来,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妙手偶得了。我们沿着湖面慢慢走过1.4公里的栈道, 真是惬意极了。

乘车继续前行,经过弥里塘牧场不久,我们就到了碧塔海,“碧塔海”是藏语,意思是“象牛毛毡一样柔软的海”。从这里我们开始了全程4.2公里的栈道徒步。四周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外面世界的“酷热”与这里无关,我们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阵阵清冷迎面袭来。好在拉姆早就提醒过,我们也做好了防寒准备,也就继续悠游了。

整条栈道几乎都沿着湖水延伸,湖面平静如斯,波澜不起。翠绿山峰倒映水中,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蓝天白云恬然为伴,如此独具神韵,自有“林涛载水声,鸟语花为伴”的意蕴,漫步栈道有些忘怀了自己,好似心也渐渐沉静下来,再无外界的嘤嘤聒噪。

冷杉树和栎树等长得很高,或垂直于山体,或横亘在栈道四围。死掉的古树枯枝不倒,寄生的苔藓、松萝等细细点缀或丝丝盘绕,竟也自成风景。山、水之间偶有类似沼泽的地方,水面的青草漾着绿浪,与水中盘虬般裸露的树根相映成趣,倒也不失雅趣。

快到终点的时候,湖边出现小块牧场,芳草萋萋、牛马成群,间或点缀的几棵小树在其间,像是特意为这画面增添情趣。于是让孩子们又掀起一小股“摆酷”的激情,纷纷冲进去拍照、闹腾。远远看着他们,也把镜头对焦过去,想要留住他们的欢声笑语,“青春”只有在这里才会有一种不需要伪装的美丽!(作者:青藤阁)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