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 维西县扶贫开发始于1986年8月1日,26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实施藏区发展项目后,维西的扶贫开发工作跃上新台阶,仅2001年至2012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431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6474万元,上海对口帮扶资金7720万元,对口挂钩单位投入4284万元,涉农部门投入21611万元,信贷扶贫投入882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5401万元。共完成54个行政村整村推进,2个整乡推进,60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8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8个藏区项目,累计解决了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2001年末的10.1万人下降到2012年末的8.69万人。 通过26年的扶贫开发,维西县经济实力大幅攀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6.57亿元,增长10.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1年的863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8579万元,增长2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653元增加到2012年的4626元,增长7倍,为今后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扶贫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扶贫开发以来,维西县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地域、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 维西是典型的农业贫困县,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均2300元脱贫标准,2012年末贫困人口有8690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3%,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高半山区,脱贫难度大,澜沧江西岸由于交通闭塞,贫困人口接近5万人,占了全县贫困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竞争意识弱、劳动技能差等突出问题。贫困人口聚集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遇到灾害返贫率高,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二)土地利用空间狭窄,脱贫条件受到制约。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2.16万亩,其中:旱地19.16亩,占耕地面积的86.46%,25度以上耕地面积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2%,导致生产条件受限,机耕作业极低,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粮食产量低,有部分村民粮食自给不足,有些村民失去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步伐受到严重制约。 (三)基础设施脆弱,扶贫成本增大。 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低,靠天吃饭、靠政府生活的现象突出;通自然村的等外级简易公路较多、断头路多,安全隐患大,运载能力差,全县尚有15%的自然村没有通公路,出行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输电线路占线长,成本高、效率低;电话普及率低,部分村寨信息闭塞。部分农村居住条件差,散居情况普遍,避泥石流、避雷、抗震、抗风雪的能力弱;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需改善,由于部分中、小学校点撤并,上学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农村卫生室条件差,缺医少药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村寨饮水难的问题尚未解决。 (四)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建设任务重。 全县贫困户多,多数贫困户缺劳动力,部分农民自筹部分难以兑现,各级配套资金到位慢,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以往扶贫项目建设采取先易后难,先公路边、后半山区,先江边、河谷,后高半山区的扶贫开发模式建设,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留下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单体投资项目成本增大,是公路沿线投资的数倍,项目缺口资金增大。资金跟着项目走,整合资金难。国家时时调整投资导向,项目资金不断调整,下拨资金时快时慢,导致影响扶贫开发进度。 (五)生态移民制约因素多,移民难度大。 全县贫困村生活在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在县内移民土地资源容量有限,在跨乡镇,跨村组集中易地移民安置时,由于土地、山林承包到户,土地调整成了最大的障碍。 (六)特色产业少,市场开拓能力弱。 县内有核桃、蜂蜜、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但零星分布,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贫困群众普遍存在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没有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观念,使特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三、扶贫开发工作对策措施 (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稳定扶贫队伍。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维西县扶贫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县级在职干部职工16人,人少事多,工作任务重。乡镇扶贫干部大多数为兼职,且随意更换频繁,导致基层扶贫工作力量失衡。建议设立与州扶贫办相对应的县扶贫办科室,每个科室不少于4人,稳定乡镇扶贫专干,以便业务对接。继续做好上海宝山区、昆明西山区跟我州的对口帮扶和结对扶贫帮扶。建立扶贫干部交流提拔使用机制,切实解决乡镇扶贫专干的政治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正能量,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 (二)紧盯扶贫规划不放松,实施分类扶贫。 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维西县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连片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工作。严格按《规划》分步实施。按脱贫新标准,维西县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0%以上,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建议县扶贫部门对全县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各乡镇对辖区的贫困户进行登记普查,建立脱贫销号、返贫增号的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及时掌握贫困人口动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无法维持的贫困户,对居住在水源头,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频繁区的贫困人口就近、就地集中连片安置、插花安置、梯级安置、跨境安置等多种方式进行移民。借助澜沧江干流电站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澜沧江沿线乡镇政府驻地搬迁建设,加快县城扩容拓展,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组织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失地农民、农转城农民搬迁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增加收入,逐步增加城镇人口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对60岁以上的农民,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对弱智、低能、孤儿、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建立长效的救助机制,解决温饱,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整合扶贫资源,发挥聚集效应。 要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要在8年内解决贫困状况,就必须整合扶贫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强大的扶贫活力。建议县级扶贫部门倾力做好已结对帮扶的上海宝山区、昆明西山区、高新区、省财政厅、曲靖市、南方电网、红塔集团等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得到更多的扶贫资金支持,不断寻求更多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单位,争取更多的扶贫单位挂钩维西,更多的资金投入维西,更多的扶贫项目落地维西;充分整合涉农资金,通过合理规划扶贫开发项目,捆绑各方面资金,整合各类资源,按照县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协作的要求,坚持“渠道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对交通建设、农田水利、生态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项目资金集中向贫困村投入。加快实施《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2009—2020)》项目,到2020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面积108466亩,坡改梯48452亩,完成新增耕地面积917亩,确保农业人口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 (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助推扶贫开发动力。 “输血式”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脱贫问题,必须从“造血式”扶贫尝试新的扶贫模式,打破普惠式扶贫,集中力量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维西县贫困人口聚集区,山区特色经济优势明显,重点扶持核桃种植户、中药材种植户、蜜蜂养殖户、牛羊猪养殖户,培育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扶持特色农业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培育壮大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公司和农民双赢。政府引导农民闯市场,用扶贫贷款建立各种农产品超市、批发市场,形成运转灵活、多渠道、多方式、少环节、吞吐量大、辐射面广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网络,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扶贫培训,提升造血功能。 把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作为第一抓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订单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人才。扶贫、人社、财政、农科、职业院校与用工单位联合培训,培训一批输送一批。成立相应的农民工用工组织机构,建立劳动服务网络,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信息,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工作站,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掌握用工动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本地能人创办企业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增加就业面。采取亲情招商,鼓励在外的本县籍有资金、懂技术、善管理的经济能人回乡创办企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在本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六)创新扶贫思路,用活优惠政策。 扶贫资金按工程进度拨付,扶贫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多个部门联合验收,实行张榜公布。县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签订整村推进整合资金责任书,按责任书兑现奖惩。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及时报告审计结果。贫困地区扶贫突发事件相对较多,建议建立财政扶贫突发专项资金。全力推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工作,按现居住地进行登记。鼓励贫困户外迁,对自主迁往县外的农业人口进行适当的一次性补助。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政府尽可能提供优惠政策,促使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目标。(蜂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