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山,绿色家园、我的天堂 今年春节,余文光老人与往年一样在白岩山度过。孩子们多次来接他,但他总是不肯下山。记者在余文光笔记本中抄录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点也不孤独,一点也不寂寞,我有青山绿水作陪。白岩山,绿色家园,我的天堂。” 诚如余文光老人写的一样,如今的白岩山已今非昔比:森林郁郁葱葱,百鸟放声歌唱,花丛中彩蝶翩翩起舞。 老人当年勾画的建设绿色生态园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迹地变成百花园。225亩生态园周围的参天大树记录下老人40年的艰辛足迹,3000多棵苹果树有的已经有40年的树龄,树龄最短的也有20年。除了苹果树,老人还在园内种下了2100多棵胡椒、五味子等经济树种,园内植物种类已经达到510多种。 老人一边采摘野生菌一边说:“我的生态园成了聚宝盆,园内有蕨菜、野生天麻、羊肚菌、野生重楼。一些客商慕名上山收购山货药材。采摘蕨菜季节,我每天收入100多元,加上羊肚菌、野生天麻等收入,一年收入7000多元。” 60多岁的余文光,走路快步如飞,动作敏捷,那张充满微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心灵的满足让老人没有忧愁和烦恼;原生态的绿色生活使老人身体硬朗。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选择的路是正确光明的,尽管旅途多么艰辛,我都不会放弃理想。我要与青山绿水共存。” “为了追求建设生态园的理想,我的妻子离我而去,孩子们跟着我吃尽了苦头。村里不少人对我的做法不理解,认为我是在做不切实际的梦、做不着边际的事,有的甚至讥讽我是疯子、傻子。面对这些,说心里一点不难过那是假话。当时,我的心里实在很苦、很苦,但这种苦又有谁能知晓?无论遭遇什么挫折和打击,我都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不,我不是坚持下来了。” “我知道,我做的事情不会赚大钱,更不会惊天动地,但我为一辈子能够做出一件对子孙后代有好处的事情而感到自豪。我的这一生值了。”余文光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去年,一位大理老板看上了余文光的生态园,愿意出资40万元买生态园使用权,余文光不为钱所动,他婉言道:“我种树护林不为钱,为的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其实,对于余文光的生态园来说,40万元太少了,就是以每棵树10元钱的价格算,余文光的生态园的价格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更何况这个生态园已成为余文光的命根子,他怎么舍得别人买走呢? 在余文光的生态园里有一间杈杈房,当地人把这种房子叫做窝棚。窝棚何用?在牧场上放牲口时的临时住处。窝棚里的锅碗瓢盆所有家当加起来价值还不到2000元。时至今日,这里不通电、没有广播电视,余文光了解山外的消息,主要是阅读从村委会借来的《农村百事通》和一些报刊杂志。如果不到这里,我们无法想象老人在这里的40年光阴是怎样度过的? 余文光小窝棚的侧面竖着一座小塔,这个小塔是余文光60岁生日时建的。塔上有一块碑,碑上是余文光写的1200多字碑文。碑文记录下余文光40年坚持建设生态园的心路历程:“我是共和国公民,我要做民族文化传承人,绿色家园守护人,种树护林,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荫。” “我要与青山绿水永远在一起。”离开生态园时,余文光把记者带到生态园的一块高地上说:“我死了也要守护生态园,我将在这里立一块碑,写下这样几个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