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琼珍尊敬老人,赡养老人的故事不胫而走,“三江腹地”维西各族群众为她那颗善良的心所感动。让我们一起走近付琼珍,聆听她的故事,感受那颗善良的心吧。 1970年,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社会动乱的年代,不论父母如何卖命劳动,挣来的公分也难维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全家生活总还是缺衣少食。“屋漏又遭连夜雨”,3岁时,小姑因病去世;第二年,父亲又因意外事故撒手人寰。只留下祖母、母亲和我三代女人相依为命。祖母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再加上年纪大,不能参加生产小队的集体劳动。我太小,且身体柔弱常生病,母亲也由于悲伤过度,身体非常虚弱。 但生活还要继续,没办法,母亲这个出身于民国地主家庭、读过完整小学,却饱受了阶级斗争之苦、30多岁才嫁人,如今又中年丧夫但意志坚强的苦命女人,只好挺起她不屈的脊梁,撑起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在当时重男轻女的农村,勤劳能干的母亲认准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贫穷面貌的道理,坚持靠卖鸡蛋、卖草鞋,帮人家干农活赚钱供我上学。生活如此艰辛,母亲的恩情重如山。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暗暗发誓:我要发奋努力,将来靠自己的双手逐步改善家庭生活,改变家庭面貌,让这两个苦命的女人安度她们的晚年。 1990年,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时,祖母已80岁,进入耄耋之年,生活起居要靠家人照顾。母亲也已60岁,进入了花甲之年。苦难的成长环境,让我亲身感受了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是何等不堪,让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何等来之不易,让我懂得如何去珍惜,如何去孝敬老人。我要一点一滴地做着。 为改善生活条件,参加工作起,我从不乱花钱,省下钱来首先给两位老人买吃买穿,剩余的钱打算攒够了建新房。平时周末和节假日,还参与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既减轻老人的劳动负担,又节约了开支。 成家后,我和丈夫一方面挑起上有二老、下有一小的家庭重担:改善物质生活、改变家居环境,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还孝敬孩子的爷爷,投其所爱,经常给他买吃买穿,给他零钱花;在供自己孩子上学需要用钱的同时,还尽力从经济上帮助孩子的大伯,帮助丈夫的侄儿创业,资助侄女上大学,虽然参加工作22年多,家里还只有土木结构的住房,但我无怨无悔。除此以外,我还经常帮助曾帮过我的乡亲以及需要我帮助的乡邻们,在村里有了很好的口碑。 生活刚有点起色,家里又遇上新挫折。1998年,88岁的祖母病了,意识不清,说胡话,走路辨不清方向,需要专人在家守候。丈夫在外工作,只有我和母亲轮流守候照顾。祖母看病吃药也无效,后来卧床,大小便也失禁了。我和母亲每天尽心竭力地服侍她:一口一口喂饭,不嫌脏,不嫌臭,端屎倒尿,每天坚持给她擦身子,洗尿裤,换垫褥。半年后,在母亲这个老儿媳和我这个独孙女的精心照料下,祖母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我们还为她办了像样的丧礼。 为了照顾老人,我曾两次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我丈夫是边防军人,1995年,复员后,在县城工作。按政策,我可以调去县城工作。但祖母当时已85岁高龄,她已习惯了农村生活,不愿去县城。我只好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甚至把丈夫也从县城调回到乡下工作。2011年,由于我所在学校要撤并到县城中学,我又有一次进城机会,但母亲又81岁了,也只能放弃。 为了早晚能更好地照顾老人,我又放弃了我喜爱的职业——教师,舍弃了中教一级的教师工资待遇,改行到镇政府当1名普通的事业人员,每个月工资也少领了500多元。说心里话,我改行前在教育单位,我曾经是学校骨干,被评过优秀教师,当过班主任,当过教导主任,当过副校长,事业正蒸蒸日上。进城工作和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啊!但是,常言说“忠孝不能两全”。我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是我的职责,我别无选择。不过我也要在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职员。 孝老爱亲,我不仅只是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孝不及顺”,平时还经常在精神上鼓励老人对生活要有信心,讲笑话、搞幽默逗老人开心,像表扬孩子一样表扬老人。老人生病时,送老人看病,陪老人输液,细心地端茶送饭,倒水送药,尽量做到无微不至,温暖老人的心,让老人尽早康复。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家是父母用慈爱为子女撑起的一片晴空,是老人用白发和皱纹围拢的一方温馨的港湾,是一把育苗的沃土,是一团温暖的阳光,是夕阳西下时可供飞倦的鸟儿歇息的窝,是远方游子日思夜想,有亲朋温柔笑容的天堂。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不错,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真实故事——如果人人都成为这个平凡故事的践行者,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不会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故事了。(记者 杨洪程) 编后语 付琼珍在生活的逆境中,对亲人不抛弃、不放弃,这正是孝道的应有之举。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她的故事就是我们身旁一盏光彩夺目的道德明灯,她用无声大爱传递人间温情,用赤子之心书写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承的道义——百善孝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