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听人讲白马雪山上老虎吃人的传奇故事,也听过古时候大队马帮穿越白马雪山林海迷路的故事。后来参加工作才知道,白马雪山过去一直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 那些传说中的故事都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描绘白马雪山原始森林中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后来,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白马雪山部分领域森林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第一次是修建滇藏公路国道214线穿越白马雪山时,从书松村到雪山丫口再到拉曲宗至德钦县城,凡修建公路所到之处只有砍下森林,公路才能修成。虽然没有完整的统计记载,但可想而知从原始森林中修建一条公路进去,牺牲一定面积的森林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由此换来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生命线的建成。 第二次是支援国家建设的需要,从1972年起组建德钦县木材站,在国道214线白马雪山113段至130段南北5公里范围面积约5万亩原始森林中以完成国家统一分配采伐指标任务、上交国家建设所需木材为目标实施的森林采伐作业,当时木材站干部职工及伐木工人在海拔4000米的高寒缺氧地区,承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温饱难以保障的生活条件,豪情壮志地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去完成国家下达的几十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任务,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到1984年,白马雪山国道214线范围的伐区基本已采伐至尽,县里决定伐区移到霞若、拖顶。浩浩荡荡的森林采伐作业经历12年时间终于在白马雪山214国道沿线上画上了句号。 第三次是1985年由于过往白马雪山的客车抛锚,旅客在雪山森林中过夜生火取暖,导致本已采伐至尽的迹地上再次遭受了较大的火灾,使中部河沟沿线植被燃完烧尽。除了南部采伐是由于针阔混交林,林下灌木草本植物丰厚,采伐后自然更新较快,仍然保持了较好森林环境外,中部、北部采伐场植被恢复更新十分困难。就像是人脸上的一块伤疤,让所有过往人都觉得难看难耐,更见不到昔日的鸟语花香和野生动物出没的影子。除了惋惜,更多的是为了国家建设牺牲生态环境的历史见证。 这块“伤疤”留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有30多年时间了。为了治愈它,从原来的木材站野生树苗移植,到自然保护局的人工造林进行采伐迹地更新,虽然都有一定程度的更新恢复,但真正规模性开展造林进行更新恢复是从1993年开始的。 德钦县林业局利用国家实施以工代赈、以粮代赈投入生态环境建设之机,把白马雪山采伐迹地更新工作纳入当年以工代赈工程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笔者当时任县林业局副局长,组织营林股肖吾、和雪松等工程技术人员及奔子栏林管所工作人员形成项目实施组,常年住在雪山上蹲点,聘请当地群众及僧尼上千人参与白马雪山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的人工造林。 当年,项目实施组对这块难啃的老骨头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一是改原来的造林树种丽江云杉为川西粗枝云杉;二是从小中甸买进原床小苗到白马雪山重新换床育苗,一年后上山造林;三是改过去雨季造林或秋季造林为高原开春造林,就是利用开春云杉树种树梢开始萌动发红发紫时节旺盛的树苗生长力,及时种到造林地块上,并浇上一定量的水;四是让牧民直接参与造林,并把管理责任承包给他们,这样避免林牧争地而引起的人为破坏活动;五是改过去带状整打塘为隐性打塘,把树苗种在伐桩旁和刺灌里,避免牲畜践踏、啃吃等破坏。 项目实施历时五年时间,完成了对这片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人工造林更新任务,总造林面积10000亩,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保持在95%以上,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20000亩,森林抚育20000亩,使原来生长不起来的树苗都得到茁壮生长。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工作人员遭受高寒缺氧、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雨雪交加的煎熬,但最终能换回白马雪山那片森林的一线生机,终于使这块让人看了难耐的“伤疤”披上绿装,逐步抹去了往日的残痕。所有采伐和火烧迹地都种了树,并经过15年左右时间的修技、打杈、抚育等管理,如今已长成1.5至2米以上的小树,过去的火烧痕迹、采伐痕迹都逐步被淹没在小树林里。 白马雪山上种成的那片小树林,虽然也经过了县级油路改造和国道线二级公路建设的两次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较好长势。这是从当年的木材站造林工人到自然保护区造林人员再到县、乡林业职工及当地人民群众苦心奋斗二三十年换来的成果。笔者也是从中的参与实践者和组织管理者,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中都凝聚着所有林业人的心血和汗水,就像是养儿育女一般常年苦心劳作、精心呵护的结晶。 砍树容易,种树难。如果要真正恢复白马雪山原来原始森林故有的生态环境,成为江河源头的生态屏障和野生动物乃至人类的乐园,笔者认为还需要上百年,需要几代人努力和为之付出心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迪庆这高原上树木也需要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贾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