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熠熠别样红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02 09:32:28

破旧的迪庆军分区老营房。

环境优美的迪庆军分区新军营。

2005年,刚上任的原军分区政委瞿云福收到香格里拉县五境乡寄来的一封信,请求军分区援建该乡教育基础设施。了解情况后,军分区党委积极协调和筹措资金100余万元,修缮了五境乡泽通村中心完小和东旺乡泽涌村希望小学,使这两个村的入学率从48%上升到100%。2009年,姚世忠政委接过瞿云福手中的接力棒后,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每年拿出州委常委经费帮助挂钩乡调整产业结构,支持种植烤烟等特色项目,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近年来,一些村民为了感谢军分区官兵,自发挖来树苗,专车送到军分区与官兵一道挖坑、栽树、填土。如今,已有99株树见证了藏族群众和子弟兵鱼水深情。

40年间,扶贫帮困、送医送药、慰问孤寡、抢险救灾、开渠修路,军分区官兵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雪域高原军民团结的华章,密切了军民鱼水情。驻地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认可、信赖、感恩这群穿军装的亲人。

对待群众,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不仅巩固了军分区的群众基础,同时把另一种文化深扎官兵心间。

“时刻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这是军分区已故副司令员龚曲此里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迪庆军分区“文化建军”的生动诠释:只有群众支持、信赖,遂行使命才有底气;只有深入群众中接地气,工作才不会偏离航道。

迪庆是“3·14”事件中没有发生任何暴力、恐怖事件的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迪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任务艰巨。面对新的使命,迪庆军分区党委常委审时度势,提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敬业更重创业”的口号,号召广大官兵扎根高原,埋头苦干,不负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各民族群众的殷切期望。

“首长机关训练,先查常委到课率;训练讲评,先‘晒’常委成绩单。”这是军分区党委班子带头履职,以上率下的一个真实缩影。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在位谋事,在岗敬业,是革命军人应有的责任担当。”2009年下半年,分区政治委员姚世忠和司令员李旭光带着其他5名常委,怀揣调研内容,分头扎进基层。25天时间里,他们把4个营连和32个县乡(镇)人武部、武装部转了个遍。回到机关,脸晒黑了,人变瘦了,但党委班子想干事、愿担当的气质和精神触动了“懒惰、徘徊”干部的心弦。某营连长鲁茸培楚深有感触地说:“穿上这身军装,扛起这副军衔,就要勇敢担当,奋力拼搏,海拔高,思想境界理应更高。”

任何一名官兵的价值取向,无不包括其部队优良传统的血脉滋养;任何一支军队的精神魂魄,无不深深根植于其民族文化的厚土。军分区党委提出的三句话是对军分区40年来军营文化传承的朴素总结,其根源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变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光荣传统。艰苦不怕吃苦,怕的是“苦熬、苦等、苦盼”,敬业更重创业,创的是“保疆护土,民族团结”的大业。从“躺着就是奉献”到“默守高原,大有作为”,迪庆军分区用中华民族最朴素的传统文化灌输铸造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高原铁拳军队。

如今,走进迪庆军分区,你可以感受到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文化长廊、3D军史馆、战士讲坛、网上论坛、书画展、藏语学习班、藏舞培训班为官兵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以文会友,学习光荣”成为广大官兵的普遍认知。同时,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蕴含的丰富文化给养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年轻官兵的思想境界。(谭明忠 司川 陈学渊 田振 刘斌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