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地方性知识为人类认识和利用、保护自然提供了可能和契机,是地方主动参与国家科学发展的契合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地方性知识”强调文化持有者自身的内部世界,是地方文化承担者本身的认知,代表着内部的世界观乃至超自然的感知方式。比如,在藏区很多山在当地的文化里面有很多象征意义,因而,人们不会随意进山采伐和捕杀,该地的生态多样性也就有了较好的保存。“地方性知识”是具有多种来源的文化杂合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越来越明显,它包括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等,交融是持续发生的系列复杂的互动,“地方性知识”的持续变化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适应很少一步到位,而修正总是如缕不绝,如果无法适应,无法修正,社会将会丧失活力。 近10年来,社会变化很大,而且变化的速度也很快,包括城市面貌、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等。这些改变在不断调整文化适应或者是地方性知识的内容,而这些改变的观念与实践也在影响着环境和我们的生物性。今天的生产模式对照过去的生产模式来看是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传统农业、畜牧业内容和规模、新的劳动力流动方式、对本地居民影响较大的旅游业的发展等等。这里我们以旅游业为例来看地方性知识和环境间的相互调整,彼此影响。旅游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众所周知我们的旅游主要依托的是“香格里拉”这个品牌,就笔者理解而言“生态”和“文化”是“香格里拉”品牌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可以这样说,这两个里面缺了哪一个都不是“香格里拉”,我们的四州战略里第一个就是生态立州,第二个就是文化兴州。这也是我们的旅游吸引人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一个就是大自然,绿色的、多样性的城市里在流行去哪里找好空气。让他们来我们这里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另外,我们也在不断调整一些策略(有意为之的文化适应)来调整我们和环境的平衡。比如,我们已经告别了过去的“木头财政”,老百姓也能从生态保护中得到实际的利益(如普达措),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还有就是我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此外,根据各自的情况需要调整不同的行为,比如城市的绿化,比如农村的垃圾现状及处理。我们自己行动起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就是在满足我们上面的这些需求,也就是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心力。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体验异域文化,感受文化震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批评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主要集中在“文化畸形”、“文化肤浅化”所带来的危害。当一个地区的文化失去了特色,对旅游者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与此同时也就失去了旅游的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但更为主要的是正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尤其是当地居民在文化变化中的意愿和主动性。我们也不可能像外界一些极端批评者所说那样就是要穿传统服饰,就是要像“活化石”一样生活。一味谈论文化是“传统的”是不可取的,文化它自有适应变迁的办法,就像生物适应一样,在适应着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当地居民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旅游作为一跨文化的传播方式可能凸显、增强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旅游发展以本地居民为主体,本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保障本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才能使本地居民保护文化的自觉意识变成具体行动,不断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不断推动地方性知识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文化的观念与实践是人类群体对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回应,而人类群体的行为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与促进,但超过了环境允许的限度,经济发展就反过来构成对生存的威胁,于是经济也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怎样使我们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相统一,形成良性的反馈互动需要更多学者、管理者在较长时间内思考和总结经验。在找到最佳契合点的模式之前,重视地方性知识,认知传统知识的积极意义,发挥本土人群的主体性作用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杨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