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当普达措成为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后,世代生活在公园核心区的浪茸村藏族群众并没有迁徙和“转身”,而是依旧身在景区,生活如故。但是,不同的是公园与村民共建、与环境共生,不仅使村民成了景区一草一木的维护者和受益者,而且公园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共生、人与人共融、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良好格局。 5月22日,记者伴随着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走进普达措国家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卷: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间,松鼠与游客亲密接触,传统藏式民居散落在山箐里,泛青的草甸上成群的牦牛和马匹正在觅食…… 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设和拓展,涉及景区内浪茸村民小组33户177名藏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不仅孜孜以求在保护中开发,而且还致力探索在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景区与地方共建、共赢,全力打造和谐发展的绿色精品景区。而景区也始终把致富一方百姓作为公园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景区建设与周边地方利益相协调。在征地拆迁问题上,以远远高于当地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所得征收土地,对拆迁坚持“不迁”原则;在景区用工上,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参与景区的管理和特色旅游服务。现景区内几乎所有农户都成了公园保护、生态建设的利益获得者。 “以前,我不准村民砍树致富,每家一年的收入才几百元,日子过得非常拮据。而现在,我们不开荒、不砍树、不打猎照样致富。”回忆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岁月,年近七旬的老村长小拉茸感慨颇深。“我们的老村长太有远见了!”村民阿茸七林插话道:“上世纪80年代初,有的村集体林存在偷砍和违规乱伐现象。为保护森林,造福子孙后代,小拉茸带领村民自发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上山只能捡干柴,不准砍活树,如果存在乱砍滥伐行为,罚款50元。在当时,对于我们以打猎、放牧、种青稞为生的农民来说,50元的罚款已经相当重了。”“如果没有1984年3月制定的这份《村规民约》,也许公园内就少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绿色生态旅游功能区。”现任村民小组长尼米接过话茬:“正因为从那时起,这份《村规民约》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才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我们村也才真正成为公园核心区里的一个民族生态旅游景观。” 景区旅游的反哺模式以及国家对藏区农牧民的惠民政策,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计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现在,景区按照人均2000元发放补助款,再加上每户还补贴5000元,平时参与景区环境维护还有一笔收入。”已过上“靠公园吃公园”甜蜜生活的村民茸北算起这笔账时高兴地说,“靠山吃山,我们靠的就是优美的生态环境。如果森林被砍、草甸被毁,我们的生计就断了。我们要守护好这片山水,维护好这里的每一棵花草树木不被破坏。”年近五旬的茸比情不自禁地说,“这些年,我们受益于国家的惠民政策,不但不用交税费,而且医疗保险、老年补贴等都有,孩子上学也不用交学费,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该村民小组“靠山、吃山、养山”的传统,既保存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又保护了完好的自然环境,还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60多岁的北京游客黄建国感慨地说,“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民家富足,简直就是天界神川里的人间天堂!”(尤祥能 吴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