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作风建设年及项目建设年活动纪实 “从澜沧江边到永春河畔到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面,整个维西县就是一个大工地。维西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前不久,在昆明工作生活多年的维西籍人士张先生临离开维西时深有感触地说。 诚如张先生所言,“三江”腹地维西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在富民强县的征程上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加快发展步伐,与全国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维西县委、政府的施政方向。 担负着人民的期望,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去年12月底,维西县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审时度势,描绘出维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伟蓝图。蓝图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然而,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道路却又十分艰难。 维西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是摆在维西各族干部群众面前的课题。维西县委书记徐绍文在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实干兴维,跨越发展。干群齐心,其利断金。只有转变作风,才能赢得民心,只有众志成城、真抓实干,才能实现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于是,维西县委对作风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年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以创新的精神促进落实,以实干的行动推进落实。 为进一步把作风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维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和考评工作,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执行有人,执行有责,执行有方,执行有力。切实加大机关和干部工作作风的整顿力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强化问责力度,坚决追究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真正“问”出干劲,“问”出业绩,“问”出政府效率。健全完善行政效能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导向,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坚决整治办事拖拉、顶着不办、“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顽症”,坚决处理不履职、不依法办事的单位和个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环境影响发展,服务创造优势。维西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发展为重、服务至上的理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继续精简和压缩会议和文件,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切实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着力构建程序简化、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各部门、各乡镇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严厉查处破坏投资软环境的人和事,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 作风建设出成效,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开花,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澜沧江干流、支流电站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滨河路、幸福路、大弯坝旅游片区开发、县体育馆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筑巢引凤,维西县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今年第一季度,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0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 招商引资资金重点投向水电、生物、旅游等领域,为推动水电、生物、旅游等支柱产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注入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维西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优化环境,重大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维西跨越发展。今年1至3月,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5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1%。 在投资的拉动下,维西县2013年第一季度经济建设迎来开门红:初步测算,今年1-3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2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3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GDP增速在全省129个县(区)排名14位。截止3月底,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9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9%,其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51%, 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生。3月末,维西县单位从业人员811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1.7%,截止3月底,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77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4%,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劳动报酬318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5%。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29.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2.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2%。(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