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 看变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23 09:48:31

——维西县中路乡拉嘎洛村腊玛洛见闻

余富全 程志开

公路修通了,村民开上农用三轮车运送生产生活物资。

  1月18日,在维西县中路乡党委和中路乡拉嘎洛村委会负责人陪同下,记者来到拉嘎洛村腊玛洛、里起、恒比卓鲁三个村民小组走访慰问迪庆日报“四群”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户,在冬日阳光下感受傈家山寨的变迁和浓浓的乡情。

  蜿蜒山村一路有车来

  从中路乡政府所在地就可以遥望离天很近的腊玛洛村民小组的一些村落和田地,郁郁葱葱的山林环抱着山尖上的小村庄。

  还没出发,记者在想,如果没有公路,走到村子里需要流多少汗水?

  记得8年前,记者第一次到腊玛洛,那时不通公路,我们带来慰问困难群众的物资完全靠村民的马帮驮到山上,我们沿着一道山梁往上攀爬。一路走走歇歇,用了两个多小时才爬到村子里。路上遇到很多赶集回来的村民,有的篮子里背着生活用品,有的背着农用物资。背化肥的村民把一袋化肥分成两份,两个人才能将一袋化肥背到山上。我们空着身子往上爬都觉得十分费劲。

  “天哪,今天流下的汗水比我20多年流过的汗水总量还多。”在城里长大的同事小谢说。她的话一点也不算夸张。

  俗话说:“上坡喘,下坡软。”下山时,望着山下缓缓流淌的澜沧江水和深深的山涧,我们的心里还是有点发慌发愁,双腿发软。等我们走下山后一星期内双腿还不听使唤,而且异常疼痛。

  这一次,到达村子显得异常轻松。

  9点40分,我们乘车沿着蜿蜒的山村公路前行。虽然路面有些凸凹不平,车辆有些颠簸,但车辆行驶的速度依然很快,20多分钟后,我们就来到村民小组的党员活动场所。下山时,我们一边欣赏澜沧江两岸如画的山水风光、恬静的村庄,不时还可以把车停在路边,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眼前的美景。

  上山下山往返路上,我们不断遇到村民驾驶的农用车和摩托车在路上行驶。据拉嘎洛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去年,完成拉嘎洛村拉嘎洛村民小组全长9公里总投资240万元的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公路硬化项目建设共三项,其中沙石路面3公里、水泥弹石路面5.5公里、水泥路面0.5公里,村民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过去,到乡政府所在地庄子一趟来回整整需要一天。如今,村民探亲访友、上街购买生活用品变得很便捷。目前,拉嘎洛7个村民小组150多户村民拥有农用车14辆、摩托车120多辆。

管护重楼基地。

  山间民房党旗飘

  来到村子里,正遇到村里一家人在党员活动场所办喜事,很多村民来帮忙,有的杀猪、有的洗菜,笑容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看到我们到来,村民搬来凳子,倒上茶水和苏里玛酒迎接我们。我们看到,在党员活动场所和很多房屋上飘扬着党旗。据了解,近年来,该村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新党员,党员数量从5年前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2人。

  在“三建三带三创”基层党建活动中,腊玛洛有了支部活动阵地,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发挥。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得到加强,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用上了自来水。

  涓涓清泉进家门

  “现在用水很方便,一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泉水。”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据介绍,吃水难、用水难、灌溉难,一直是村民最头痛的问题,没有自来水之前,不要说洗衣服、洗澡困难,有的人家杀年猪也洗不干净。

  为了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2012年2月,迪庆日报“四群”教育工作组到腊玛洛实地调研后,协调解决30万元资金用于铺设饮水管道,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为解决村民的灌溉难问题,中路乡完成腊玛洛大沟及田间引水辅助工程建设。大沟总投资350万元,总长9740米。同时,进行辅助大沟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宽1米的干渠2条及1500米长的沟渠、6公里的田间道路建设。

  机耕路安居房

  “腊玛洛近年来的变化真大!”几年不到腊玛洛的人都会这样感叹。

  8年前记者来到腊玛洛时,看到只有两户村民的房子是楼房,村民多居住在低矮的木楞房和叉叉房里,狭窄、低矮、潮湿、透风的房屋居住不方便、不舒服。

  随着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山深处的腊玛洛也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很多村民盖起安居房、修建了卫生间,上下两层的楼房加上漂亮的装修,散发着浓厚的现代气息。

  在村子里,一条条宽敞的机耕路连接着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村民的生产生活都与农机紧密连在一起。

  过去,由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小伙子难以成家。有的成家后也留不住媳妇,村里人多数是男人和小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外出妇女又回到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邻里关系日益和睦,新农村建设大见成效。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