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青稞产业发展纪实 ●余丽芹 琳琅满目的青稞商品。 说起青稞,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糌粑、青稞酒等藏族传统食品。我州是云南高原青稞主产区,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从政策扶持到创建基地,从培育产业到打造品牌,我州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发展青稞产业。如今,在迪庆,青稞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挖掘,青稞食品已由单一的糌粑、青稞酒等藏族传统食品,延伸出了饼干、面条、干酒等系列产品。从糌粑到青稞月饼,从土酿酒到品牌干酒,自草原到城市,从板屋入驻砖房,我州的青稞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 源起:迪庆青稞种植发展历程 “青稞是青藏高原标志性作物,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高原上特有的一种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的古老作物,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大自然的严格优选与高原人民辛勤栽培,使它成为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宝贵食粮。”这一描述,确定了迪庆悠久的青稞栽培史。 据资料显示,尽管我州青稞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直到解放初期,青稞平均单产水平仅39公斤左右。解放后,迪庆青稞生产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1952年到1965年,青稞播种面积由2万亩提高到6万亩左右,单产由39公斤提高到100公斤左右,总产由78万公斤提高到600万公斤,青稞播种面积和青稞单产、总产分别提高200%、150%、733%,年均增加青稞总产56%,此期为迪庆州青稞生产飞速发展时期;1966年到1976年,全州青稞播种面积保持在6万亩左右,平均单产由100公斤提高到110公斤,总产由600万公斤提高到660万公斤,单产和总产分别均提高10%,年均增加总产1%,此期为缓慢发展时期;1977年1990年,播种面积仍然保持在6万亩左右,青稞亩产由11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总产由660万公斤提高到900万公斤,单产和总产均分别提高36.4%,年均增加总产2.8%。 1991年以后至今,随着国家对藏区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大,特别是通过青稞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青稞栽培面积迅猛增加,特别是冬青稞种植区域迅速扩张,历史上很多从未种植青稞的村寨都种上了青稞,青稞播种面积达到了10万亩左右。 发展: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注入增产活力 落实青稞生产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十·五”以来,我州坚持 “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藏区青稞生产的有关政策,广泛宣传青稞生产的有关政策,认真兑付青稞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财政、农业部门加大补贴资金检查力度,保证各项补贴足额兑付,充分调动农户发展青稞生产的积极性。各县积极做好青稞种植保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做好受灾青稞种植保险的理赔工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青稞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快发展青稞生产。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青稞生产条件。抓住中央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州青稞产业的扶持和投资,财政、农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水利建设、扶贫开发等资金集中投入到青稞产业开发中。进一步加强青稞生产区域农业基础建设,做好青稞生产区域的沟渠、田间道路、水池、水窖、管网配套建设,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推广节水灌溉及生物改土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大优势产区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和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生产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青稞产区生产能力。 科技支撑,提高青稞生产能力。根据我州青稞生产的区域布局、基础条件等,依托现有州县乡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建立迪庆州青稞改良中心、青稞综合技术试验站、青稞区域推广站。青稞改良中心承担青稞良种选育、繁育、生产技术改进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等科研任务。青稞综合技术试验站承担所在产区的青稞新品种、新技术适应适用性鉴定示范等中试、推广任务,青稞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任务。青稞区域推广站承担适宜推广品种集中繁育任务,建设青稞良种繁育与生产加工基地,推广青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植保工程、农机服务和产品质量控制等青稞生产保障服务体系。 加强青稞种质资源研究,加快引种和品种选育,培育青稞优良品种,按照市场需求,系统选育适合我州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型青稞品种,扩大良种繁育面积,做到良种生产与推广面积协调发展,逐步提高青稞良种统一供种能力,扩大青稞良种覆盖面。同时,制定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广泛开展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分片包干的方式,把责任落实到人,把推广面积、青稞单产、科技入户率等工作实行目标考核,提高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水平,促进青稞生产。 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我州的青稞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2010年,全州青稞种植面积达8万亩左右,平均单产提高到189公斤,总产1.51万吨。2011-2012年,全州青稞播种面积新增了1.7万亩,落实了7片高产创建示范片,实际种植面积为17026亩,涉及全州12个乡镇38个行政村5409户。 起飞:产业培育铺平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州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不断完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青稞加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扶持青稞加工企业发展,引导青稞加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围绕青稞加工企业建设青稞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有效联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青稞生产及农户的带动能力,提高青稞生产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积极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 州级财政每年安排青稞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主要对青稞产业发展中青稞良种生产、技术推广等环节进行必要的支持,不断扩大青稞种植规模。加大对青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青稞加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青稞产业开发建设。对与农户形成青稞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环节给予支持,对青稞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各级涉农项目资金,特别是青稞产业化项目、青稞产品深加工项目以及国家、省安排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项目资金向青稞重点龙头企业倾斜。 在扩大青稞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产销对接,利用市场机制把千家万户的青稞生产与青稞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连接起来,把生产出来的青稞转化为商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对农户生产的青稞实行保护价收购,为青稞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解决原料供应的实际问题,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青稞加工企业等参与青稞收购,不断搞活市场流通。 目前,州内以香格里拉(藏秘)酒业公司为龙头的青稞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州规模以上的青稞加工企业有7家,青稞产业发展形成了上规模、大发展的有利格局。 蜕变: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化进程 “迪庆是云南唯一适宜种植青稞,并把青稞打造为一个‘藏秘’,一个‘香一处’,再加上百家青稞酒小企业的青稞产业,青稞产业作为迪庆‘产业强州’的一个板块,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参与、企业运作’的这个模式下,逐渐壮大着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一名农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如是说。 我州青稞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促进作用。而说到龙头企业,让人最难忘的就是 以“一支好酒,来自天籁”闻名于世的香格里拉酒业公司生产的“藏秘”青稞干酒。 青稞干酒系列产品由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于2000年5月1日投入生产。国家酿酒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评语是:“其工艺和酒的品质,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首创的,是中国酒类中的一朵新葩,对推动中国发酵酒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为中国酒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0年前,“一支好酒,来自天籁”、“中国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后,香格里拉酒业公司生产的“藏秘”青稞干酒便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10年来,该公司立足香格里拉品牌优势,已把香格里拉酒业公司打造成业内知名的成长型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大藏秘”品牌青稞干酒和“香格里拉”品牌高原葡萄酒,在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后,跻身全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起,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党委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创了企农共赢的良好局面。长期以来,该公司视农户基地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是产品质量的源头保障。通过派技术员到田间地头加强了对农户的技术管理培训,对农户所需的生产资料给予了大力扶持,极大地提高了青稞、葡萄原料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公司已在德钦建设了约1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其中3000亩取得有机认证。在金沙江畔建立了约2万亩青稞种植基地,每年的青稞收购量在2500-3000吨(折合约7000亩产量),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对青稞、酿酒葡萄的需求逐年上升,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户青稞、葡萄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使种植户近年连续以15%以上的速度增收。近3年来,公司年均向农户支付收购原料资金1000万元以上,与传统作物相比,农民种植收益增长了数倍,亩均收益在3000——6000元。 迪庆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香格里拉地区继藏秘之后的又一个青稞专业化生产企业,公司以香格里拉青稞资源优势为基础,藏文化为背景,绿色食品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手段,采取青稞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向保健品、药品逐渐升级的渐进式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香格里拉地区青稞产业板块的形成和发展。该公司开发生产的“香一处”牌青稞系列食品,因秉承青稞绿色天然的特性,又兼顾了现代消费群体健康快捷的消费理念,得到了多数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产品已近销省内昆明、大理、丽江、玉溪,远销省外上海、四川市场。 迪庆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以“携手广大农户,投身健康事业,创建和谐环境,成就精彩人生”为经营理念。目前,企业已建成原料供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格局,完成了总面积为4000公顷的无公害原料基地认证,2000亩青稞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和7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已获得1项云南省著名商标和2个发明专利,现已申领了4个食品生产许可证。通过积极与州土肥站、种子公司、农科所等部门联动合作,先后在小中甸镇、金江镇、上江乡等地建设了5000余亩原料基地,组建了以青稞专家强小林教授、张建华教授和食品专家黄晓波教授、龚家顺教授领衔的产品开发团队。现有占地为7000平方米的青稞食品生产园区,已建成青稞饼干、青稞月饼、其它粮食加工品、方便食品等4条青稞食品系列生产线。目前,有青稞米、青稞紫米、青稞面条、青稞自发粉、青稞饼干、纯青稞饼干、牦牛能量棒、糌粑、开心青稞、青稞茶、青稞月饼等10余种产品系列投放全省范围和四川、广西等地市场, 2011年、2012年赢得了可喜的销售业绩、利税和市场占有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公司以有机食品市场为导向,以藏民族文化为背景,创新实施香格里拉青稞食品“出山入城”项目工程。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营销方式为手段,在国内重点目标市场建立青稞食品示范推广店和连锁加盟店,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努力解决做法、吃法、文化差异等问题和买不到的问题,使青稞食品顺利快速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城市市场,完成青稞食品从区域性食品向全国性食品的转变。 展望:新一轮发展规划正在实施中 《迪庆青稞产业发展规划》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进一步优化青稞种植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青稞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青稞品种选育,规范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快青稞流通贸易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青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青稞精深加工,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青稞产业,实现藏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到2015年,青稞良种繁育1万亩,生产青稞良种2000吨,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青稞平均单产达到330公斤以上,青稞总产达到5万吨以上,青稞生产产值达到2亿元。青稞商品粮达到3.5万吨以上,青稞加工产值达到8亿元。青稞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青稞加工实现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现代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把迪庆建成藏区青稞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和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