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莫言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出席其作品《生死疲劳》见面会。 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主要作品《丰乳肥臀》,最早于1995年刊发于云南《大家》杂志,1997年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新华社) 昨日,云南日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当时《大家》杂志的主编李巍和责任编辑潘灵。潘灵回忆说:“当时《大家》刚开始举办第一届大家·红河文学奖,我们觉得应该刊发过硬的作品,但却一直没有找到。这时听说莫言写出了《丰乳肥臀》,我就马上赶到北京,找到了莫言的一位朋友,最终拿到这部书稿,率先刊发了这个作品。” 得知莫言获奖后,潘灵表示,莫言的作品到现在依然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他的作品关注的都是底层的民众,内涵很丰厚,影响广泛。 已退休多年的李巍依然对当时刊发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产生了一定的争议。但是这很正常,文学作品没有争议不可能,谁提出什么都是正常的,100个人眼中100个哈姆雷特嘛,有争议也是可以想象的。好的文艺作品都不是单一的理解,多种理解是必然的,这也体现了莫言的艺术素养。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也果然证明了一切。”李巍认为,莫言能够获奖,得益于他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和独特的语言,这也表明世界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的看法也在进步。 《大家》杂志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大型文学期刊,系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型期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代表杂志之一,著名的“大家·红河”文学奖主办单位,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百佳社科期刊”之一,有较高品位和较大影响。《大家》杂志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哲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类核心期刊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跻身于全国省级优秀期刊的前列。(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