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成为维西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图为傈僳族群众在品贵药材专业合作社重楼基地里务工。 (杨洪程/摄)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余丽芹) 近年来,我州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 的目标,积极探索高原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格局。 统计显示,全州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19亿元,增长77%;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05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54亿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406元提高到2011年的4105元,增长192%。粮食总产由2005年的12.49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5.02万吨,增长21% 。肉奶蛋总产量由2005年的3.0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4.17万吨,增长37%,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多年来,我州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科研薄弱、农业执法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的实际,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实施了一系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探索。 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引导、服务和支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培育一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示范社,全力打造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管理的统一产供销模式。2011年末,全州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6个,其中:种植业81个、畜牧业129个、林业2个、渔业2个、服务业5个、其他25个,会员达18277人;共争取和扶持项目32个,资金264万元。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思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动种养大户向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向龙头企业升级转变。对于市场潜力大、发展后劲足的龙头企业优先给予扶持、集中培育。2011年,全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9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工总产值10.69亿元,销售收入达9.6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809万元。目前,以青稞、葡萄、马铃薯、药材、油菜、核桃、牦牛、藏猪、尼西鸡等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从2011年3月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州共确定了9个领导班子强、干部素质高、有一定资源优势、有一定经济基础、涵盖不同产业类型的州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要求,由注重集体资金管理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并重转变,由集体直接经营资产向以股份合作为主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转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功能,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持农村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