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洋“门巴”的香格里拉情结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21 15:01:48

巴永恒(后排中)与当地群众在一起。

无数东西方寻梦者的目光和脚步纷纷朝向了“香格里拉“。穿行在香格里拉各村各寨进行义诊的巴永恒,已经深深融入香格里拉,成了地道的藏家人。

自希尔顿用动人的笔触描绘了《消失的地平线》后,无数东西方寻梦者的目光和脚步纷纷朝向了“香格里拉”。走在云南边陲的香格里拉,大街小巷常能见到操蹩脚普通话、背着大背包、手翻自助旅行手册的外国人。这很可能是他们漫漫旅途中美妙的一站,他们只是香格里拉的朝圣者,不是归人,是过客。

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洋“门巴”(门巴在藏语中意为医生)巴永恒,虽是白皮肤蓝眼睛,却被好多当地的藏民亲切地喊为“干爹”,并把他当做了自家人。穿行在香格里拉各村各寨进行义诊的巴永恒,已经深深融入香格里拉,成了地道的藏家人。如今,巴永恒带着三个儿女和妻子,在香格里拉安家,在这片贫瘠又炽热的高原上延续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个不会结束的人生目标”

就像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巴永恒”一样,巴医生说自己希冀永恒,想要寻找一个不会结束的人生目标。事实上,这种追寻早在他的大学时代就开始了。在那个青春热血的人生阶段,巴永恒与他的室友热烈讨论甚至争辩人生的意义,渐渐地,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名医生,并到一个缺乏医生和医疗资源的地方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化学系后,巴永恒选择了攻读医学全科。

在美国,医生作为专业人才,既有很好的报酬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巴永恒认为,安稳富足的物质生活,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结束,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不会结束的目标,并一直往前走。

1995年,由于一个“培训乡村医生”的项目,他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的巴永恒,中文一句也不会讲,一个中国人也不认识,他认为自己坚持不了一年, 随着“培训乡村医生”项目的推进,他相继在天津理工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学了两年中文,在这期间,他开始通过电影书籍和纪录片慢慢了解中国,这块版图渐渐在他心中丰富和立体起来。

培训乡村医生的项目在昆明展开后,全省各州市都选送了一些乡村医生来培训。一半时间里,巴永恒到云南各个偏远的乡村里给百姓看病,另一半时间,用来培训乡村医生。慢慢地,他喜欢上云南。

巴永恒的名字慢慢在云南的一些乡村传开,而一些在昆明读书的困难学生也会来找他看病。“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困难,没有医保,可能生病输一次液,两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巴永恒为了帮他们节省治病带来的开支,自己在云南省华夏中专学校开了一个小诊所,免费给学生看病开药。

巴永恒的医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而且免费提供药品。慢慢的,巴永恒的名字传开了。 起初,他的病人都是学生,渐渐地,学生的父母来了,老乡也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洋医生,有疑难杂症的来找他,没钱看病的也来找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他的帮助和影响,巴永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这样,巴永恒在昆明一直待到2004年。这期间,他和来诊所的藏族学生特别有缘,相处特别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概因为我们的性格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淳朴和真诚!”与藏族学生不言而喻的默契和好感,使得巴永恒对于香格里拉这个地方心生向往,他暗暗感到,那也许就是自己想去的地方。

“出门时身上有钱,晚上回家钱全换成了单子”

2004年,经省委统战部海外联谊会负责人介绍并应当时迪庆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校长的邀请,巴医生得到第一次前往香格里拉的机会。起初,他主要是负责资助卫生学校里一些贫困生,帮学校建立小型图书馆,联系一些外国专家来讲课。渐渐地,有了慕名而来的病人,于是,看病又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

后来,在当地肝胆医院的帮助下,周一到周五,巴医生在医院里为病人免费看诊。每天上班前,巴医生都会先到病房买一些治疗风湿、胃痛、血压等高原病的常用药。病人来了,巴永恒为病人进行诊断后,免费提供足够疗程服用的药。每天,来找巴永恒看病的百姓们,一个接一个,而需要做什么检查时,巴永恒也会为患者提供检查费。“我每天出门的时候身上都有钱,晚上回家身上只有单子,钱都换成单子了。” 接受采访时,他随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检查化验单,每天,他都要为患者支付三五千元的检查费。一两万元的药品,每个月都被巴永恒带着爱心送到患者手中。

这些钱,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捐助的。巴医生说:“也可以说,他们是通过我来实现他们帮助别人的愿望。”而他把所有的单子保存好,也是为了向这些资助者表明钱的用途和去处。

除了在医院坐诊,下乡到老乡家里去看病,也是巴医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香格里拉周边一些村子交通不是很方便,有的病人又很难行动,他就带上常用的药品和简单的器材,自己到乡下去义诊。起初没有自己的车,他就坐公交车。“公交车能带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他说。

2006年,他有了自己的车,这样,巴永恒用他的小车带上更多的药品和器材,到更远更偏僻的地方去义诊。小中甸、羊拉、佛山、奔子栏、三坝……巴医生去了许多连当地人都没有去过的地方,为许许多多村子里的百姓解除了病痛。

巴永恒喜欢香格里拉,他说:“在这里,人们单纯质朴,人与人之间可以走得很近。”巴永恒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乡,他也更喜欢到病人家里去,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像亲人朋友一样,认识这里的每一个家庭,了解生病给他们带来的麻烦,以及他们需要怎样的帮助、鼓励和关怀。

“我的老家在小街子”

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巴医生,讲普通话、打中文字、喝酥油茶,更重要的是,他的梦想和情感,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炽热的高原,融入了香格里拉的草根人情。

2005年,17岁的卓玛因为听力问题找到巴医生。巴医生了解到,因为听力不好,卓玛与未婚夫的婚姻遭到男方家长的反对。经过诊断,巴医生确定卓玛的鼓膜有破损,于是他带着卓玛来到昆明安装了助听器,并同时帮助她的阿姨完成了治疗斜视的手术。不久之后,卓玛如愿以偿和心爱的人结婚了。有一天,卓玛把巴医生请到家里喝酥油茶,说全家人经过商议,虽然史无前例,但这家人想请巴医生这个外国人做卓玛的干爹,“干爹就是第二个父亲,”卓玛向他解释道,巴医生感动地答应了。这是巴医生的第一个干女儿,自此,越来越多受到巴医生帮助和影响的人,都把他当做是至亲和朋友。这个洋门巴,在小小的县城里,有了30多个干女儿,还有干儿子和孙子。

在香格里拉实践自己行医理想的巴永恒,还原了人与人之间最为本真的相处方式,香格里拉县小街子村的百姓提起巴永恒,都竖起大拇指,“他是个好医生,我们身边的好邻居,好老乡!”

而巴永恒早已经把自己情感和梦想的家园,安在香格里拉,就像他说的:“我的老家是小街子,因为不管我去谁家,都是像我的亲戚一样,我认识那里的每一个人,看着很多孩子长高长大。回到美国,除了爸妈没有人认识我,我在这里不想念那里,但是在美国,我会想念这里。”

大爱香格里拉

如今,巴永恒无论去到哪个村庄,总会有人等候在那里。“有些人请我看病,而有些人,想与我谈谈生活的难处。”巴永恒说,“我觉得病痛的困难不是仅肉体上的,更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遇到家庭贫困的,巴永恒就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遇到心灵上受创伤的,巴永恒也用自己的爱心尽力帮助。为了方便帮助更多的人,巴永恒开通了QQ、手机短信接受患者咨询。

“医生,我已经在轮椅上4年了,我不想活了,你能不能帮助我?”2009年9月,巴医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原来,发短信的是巴医生的病人拉姆,拉姆在一次事故中瘫痪之后,丈夫带着幼小的儿子离开了她,病痛的折磨和至亲的抛弃沉重地打击了年轻的拉姆,在绝望之时,她找到了巴医生。于是,巴医生将拉姆送到昆明的康复中心学习自我料理,使她的日常生活不必再完全依靠母亲,之后又介绍她到一个小卖部工作。巴医生不断鼓励她,给她介绍很多朋友。“现在她有了很大的改变,成了一个特别爱讲话,又快乐,又很幽默的人。她平时就叫我爸爸。”谈到每一位患者,巴永恒都很开心,在他爽朗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一份朴实的,对香格里拉的爱。

“我知道我不能治好每一个病人,所以我就想多关心病人,多影响这里的人和医生。我们医生应该像看待亲戚一样看待病人,如果我们做不到像关心我们爱的人一样关心病人,就不能随便给病人看病。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医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关注病人的身体,而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被巴永恒治疗过的患者,不计其数,对于数据,巴永恒很淡然,他说:“那些都是过去,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一份永远不会结束的目标,一直向前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钱纪廷)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