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举“六强”措施夯实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31 19:19:22

香格里拉网讯 (通讯员 农布扎西 ) 近年来,迪庆紧密结合藏区实际,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以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为抓手,以农村、社区、“两新”组织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做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抓好“六强”措施,夯实党建基础,促进和谐藏区建设。

强教育,夯实藏区稳定的思想基础。紧紧围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我州始终把维护藏区和谐稳定作为检验基层组织建设年成效的头等大事。连续5年组织开展“千促”活动,每年抽派州、县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宣传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揭露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加强农牧民思想教育;同时,分行业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幸福思源、脱贫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在机关开展“命运靠忠诚,前程看民心”为主题的忠诚教育,在寺院开展“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为主题的守法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继承革命传统,热爱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传统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系列教育活动,统一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夯实了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经受住了考验。

强组织,构筑藏区稳定的战斗堡垒。在分类定级中,以优化党组织设置、配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分析问题,深入整改。把全州村(社区)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有10人以上党员的村民小组新设立了779个党支部;从县乡机关选派168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并解决实职副科待遇,对一些重点难点村采取“一肩挑”、返聘、兼职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村党总支书记“选派难、留不住、发挥作用差”等问题;在中央、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州多渠道筹资24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村(社区)党总支和534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未建活动场所的党支部与党总支共用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的全覆盖;在“两新”组织中强化组织覆盖,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100%、规模以下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100%、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参加党组织活动率达100%。

强队伍,打造藏区稳定的骨干力量。着力培养农村带头带领致富、带头带领保护生态、带头带领维护稳定的“三带”型党员;坚持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关键时刻发展党员,在偏僻、信教群众多的村组发展党员,在宗教重点地区探索“一户一党员”工程,确保每户有一名党员;全州实现村委会干部90% 以上、村民小组长95%是党员和无党员空白村的目标;全州广大农牧民党员在屋顶插上党旗,亮出党员身份,发挥先锋作用;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党建和培训经费,提高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强载体,创新藏区稳定的活动方式。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领域、行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在农村,着眼于创小康村、平安村、生态村,深入开展“三建三带三创”藏区农村党建工程;在机关,着眼于争当科学发展的推动者、服务人民的先行者、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改革创新的领跑者,深入开展“四想四比四争当”藏区机关党建工程;在社区,着眼于创建和谐社区,深入开展“四强化四共同四创建”藏区社区党建工程;在企业,着眼于强化党建促经济效益,深入开展“五查五比五创”藏区企业党建工程。通过构建起科学设计、品牌引领、系统配套、全面推进的藏区基层党建新格局。

强服务,营造藏区稳定的和谐氛围。按照全省“四群”教育活动的要求,迪庆实行厅级领导干部挂乡联户“六个一”(联系一个乡镇、一个寺庙、一名僧侣、一户农村困难群众、一户城镇低保户或下岗职工、一个发展项目的联系对象和项目),处级领导干部挂村联户“四个一”(联系一个建制村和社区、一户困难群众、一名困难学生、一个发展项目),科级及以下干部结对联户(每名干部联系不少于2户);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干部联系村民小组达100%,走访群众51700多户,占72%,联系农户和居民户30178户,占42%;广泛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中心、一站、一点”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结合香格里拉旅游,在社区、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广泛开展党团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服务品牌。

强制度,建立藏区稳定的长效机制。着眼于维护藏区稳定的新形势,探索建立“四项机制”激发藏区党组织、党员内在活力。以评星挂牌,颁授流动红旗为主要形式,建立动力机制;采取“一帮一”、“手拉手”、城乡联动、村企共建等形式,建立帮带机制;探索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行风评议、推优排队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评价机制;以宣传表彰先进典型、现场观摩、领导点评、关怀帮助等多种形式,建立激励机制。同时,深入贯彻落实《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建立“三联三包三住”、“三走三会三谈”等维稳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