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的脚步 ——来自和谐藏区建设的迪庆探索(上) 这是一片神奇的高原,河流穿过田野,湖泊闪耀大地,成片森林绵延,青稞架下的草甸牧歌飞扬。 “这里就是最和谐的藏区。”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这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示范区,是迪庆可持续发展的不变追求,“先行先试”的铿锵脚步大地留痕。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决议》。围绕这一重大决议,迪庆再次迈开脚步,探索一条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鲜活路径。 转变发展方式 先行的脚步激发活力 也许是上苍厚爱,迪庆既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资源盛地,又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牧场。然而,封闭、落后的“标签”,曾经长期贴在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 迪庆必须发展,这是40多万迪庆人民的强烈诉求;迪庆如何发展?却是一道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的智慧命题。 长期以来,先稳定后发展的固有思维,让迪庆前行的脚步谨小慎微。面对守护与落后、发展与破坏之间的尖锐矛盾,迪庆一班人陷入了久久沉思。 “没有发展的稳定是被动的稳定,只有发展的稳定才是主动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州委书记张登亮感触颇深。 这一从深刻体悟中形成的集体共识,从发展理念的转变上让迪庆的第一诉求被逐渐激活。 补齐短板,用基础设施建设来撬动发展,着力构建连接昆滇腹地、东部藏区和成渝经济圈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热浪潮起,全州在建和建成的二级公路里程达416公里,是2005年的4倍。丽香高速公路、丽香铁路、口岸机场、德钦小型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每天从香格里拉起降的上10架次航班,穿越经纬海拔。 基础设施巨变带来产业巨变。从过去单一的“木头经济”到现在旅游、生物、水电、矿产特色支柱产业的强势崛起;金沙江沿线小春青稞和大春烟草种植、“两江”干热河谷葡萄种植、高寒山区半山区药材和高原马铃薯种植,雪线之下的土地散发无限热力。 寻求可持续发展方式,生态保护与发展共融共生。普达措、梅里雪山、虎跳峡、巴拉格宗、滇金丝猴五大国家公园让香格里拉的品牌具有了国际化的品相;以生态移民为重点的“人下山、树上山”试点推进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5月的雪山,杜鹃花和格桑花竞相怒放,就连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也随处可见。73.9%的森林覆盖率,“绿色迪庆”已成为藏区旅游业的最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去年迪庆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7.5亿元,增长15.92%。 傍晚,香格里拉县城的月光广场上,藏族群众与国内外游客,在传统的藏族乐曲中,围成几圈跳起了锅庄,微笑伴着汗水,欢快的舞步跳碎了月光。一群来自美国的孩子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转动了矗立在龟山公园顶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笑声和转经筒一起飞旋。 州委副书记杨铭书告诉我们:“迪庆的GDP连续3年保持18%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从10多年前几千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10亿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00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16元,同比增长20%。” 横比、纵比,比收入、比生态、比和谐,幸福在一次次的比较中清晰呈现。迪庆,世界的香格里拉,正以和谐的主题词,向世界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共享改革成果 阳光的足迹暖透大地 不一样的青春写满欢笑。在迪庆州立中学、州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集中办学点,来自迪庆大山里的孩子们,真实触摸到现代生活的阳光。 “我们的学校太漂亮了,有塑胶足球场,每间教室都有投影仪。”来自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吉迪村的女孩鲁茸拉姆告诉记者,每个月政府都发260元补贴,打在卡上。这其实是国家助学金和高原农牧民子女补助。 在迪庆,谈和谐经验,所有的干部都谈到了民生。把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困难群体倾斜,抓扶贫,优先着眼边远民族地区,去年启动实施了3个整乡推进和34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抓教育,去年撤并校点16个,学生的医疗保险全部政府买单,只要安心读书,小学宿舍里被子都免费配齐;抓医疗,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促就业,去年新增城镇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分别达5455人和3.3万人次;建保障,农村低保已经实现对贫困人口全覆盖。每年,各家农户手中的“一卡通”上,惠民补助有近2000元。这个数字有力地体现了民生的力度和温度。 “藏区高原农牧民子女救助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农牧民定居工程”、特困农民、城镇困难家庭和困难僧侣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惠民、安民、富民、便民工程的实施,让先行者的足迹暖透大地。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民族人心思稳,人心思定。香格里拉县城酒店餐厅鳞次栉比,一个活力四射的现代城市在高原矗立;洛吉乡九龙村高峰社的药材基地里,几百亩重楼只待收成……抓产业、忙增收,老百姓安享清朗盛世,迪庆活力奔涌。 倾听百姓声音 坚定的步伐创造动力 在这里,还有一种坚定的步伐传递和谐的动力。从2007年开始,迪庆的每个村庄,都留下了“千促干部”的身影。 以党建促和谐,结合新农村指导员、“四群”教育,迪庆创造性地开展了“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发展”的活动。5年实践,促小康、促和谐、促团结、促进步、促跨越,先行的脚步踏实而有力。与此同时,包括千名干部万名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访寒问暖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在内的一套成熟制度,将“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引向深入。 在迪庆,从乡干部到州领导,每名干部都是“千促干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挂钩点。这是一条强有力的路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法律政策、惠民利农政策从这条路径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输送。这也是一种温暖的渗透。每年春天,“千促干部”带着阳光走进农民的心中,零距离感触农村的冷暖,俯下身倾听土地的声音。 实践证明,基层需要这样的干部。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今年在5位“千促干部”的帮助下,架通了桥,修好了路,现在又得到了40万元的项目投入,马上要贯通一条饮水渠,全村就要喝上干净水。仅去年,全州各级各部门、各工作组共为基层办实事2197件,落实各类惠民项目127个,争取项目资金达2000多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学生、僧尼7300多人,发放物资(折资)、慰问金350多万元,先后化解矛盾纠纷329起。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维系生命线,迪庆找到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依托“四群”教育的创新实践,察民情,赢得了群众的真感情;惠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强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转作风,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了新提升;促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进步;建和谐,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 做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办事员,干群的双手在这条路径上一次次深情紧握。这种良性循环的社会关系,这幅和谐的干群图谱,成为推进迪庆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来源:云南日报) “先行者”的沉思 ——来自和谐藏区建设的迪庆探索(下) 打造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从一个起点到又一个起点,从一个高度到又一个高度,迪庆的实践力透大地,先行者的足音响彻高原。 感受迪庆的魅力、活力与动力,寻着迪庆的探索足迹,我们力图追寻经验背后的启示。 有没有一条好思路 决定发展的方向与质量 2010年,英国卫报的亚洲环境特派员华衷在《当10亿中国人一起跳》一书中,开章写的就是《离香格里拉越近,离天堂越远》。这其中,传递出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世界对香格里拉的关注度非常高,二是关注的重点在于生态与环保。 经济小州、人口小州、资源大州,面对特殊的州情,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迪庆强烈的发展诉求,迪庆的领导班子意识到,迪庆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这片家园为前提。如何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迪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 这是直指构建美好家园的清晰方向,绿色家园建设让迪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让迪庆精神家园建设彰显更强魅力;依托生态、文化的强力支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上水平、三产大发展的思路,迪庆以文化旅游、生物、水电、矿产等有较强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框架基本形成。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保护、开发、发展的注脚写成了和谐的关键词。“绿色家园、精神家园、小康家园、幸福家园”在这样的引领下一一呈现,成为高原新的风景。 香格里拉县洛吉乡九龙村村民陆拉支原来在草原上放牧,对减禁牧措施很是抵触。后来他到普达措打工开环保车,游客对保护良好的自然风景赞不绝口,终于让他理解了为什么要实施这些保护措施,并成为坚定的环保执行者。九龙村的沈牛支,原来是木材公司的伐木工,现在成了村里最积极的种树人。作为木头经济的亲历者,他们的转变,用行动、用事实有力回应了英国卫报记者的质疑。 近年来,在保持持续高企的GDP的同时,迪庆生态优良、民生幸福,产业结构比例由“九五”末的“三一二”型调整为“三二一”型。73.9%的森林覆盖率,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4%。全州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14.82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7.83万人。数字,更加有力地比较出了迪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和谐平衡。 有没有一套好办法 决定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海拔2500米的洛吉乡九龙村高峰党支部采访,村党总支书记余天寿告诉记者,九龙村纳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以后,按照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经签订了5年的合同,每年由公园方面给予每人500元的补偿。 与松赞林寺紧邻的特色村寨解放村小街子社,因为位于景区,村里建了两个酒店,全村人都到酒店打工,工资高的每个月可达1300元。 这是一种社区共建的迪庆模式。充分尊重旅游业等产业链条上的村民利益和发展诉求,旅游开发者给予村民相应补偿作为反哺,并形成了社区内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发,共同享受开发成果。同时,通过政策引领、产业调整,帮助老百姓发展林下经济、药材等多元化产业,群众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 随着旅游、生物、水电和矿产4大支柱产业的强势崛起,生态、农业、教育、交通、城镇5个基础的不断夯实,迪庆在公平社会构建的探索中有了更加实质的动作优先在边远民族地区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大对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和散居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最现实、最根本、最迫切的困难,保证迪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5年以来,迪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8%。 从“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农牧民定居工程”、“全民健康工程”、“特困农民、城镇困难家庭和困难僧侣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农村民居抗震安居工程”到边疆解“五难”等一系列惠民、安民、富民、便民工程,一大批好政策倾注到民生领域。“现在家里饲养一头老母猪政府都给钱,如果死了还给赔偿。”“娃娃上学不但不交钱,政府还"发工资",小学生每年补助800元,初中生每年补助1200元。”“种粮给钱,退耕给钱,生个娃娃也给钱”……点滴投入汇成了润泽民心的不竭水源。 打造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迪庆确实有一套。把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月”、9月12日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日”,以民族团结进步月(日)为载体,在全国率先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节,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团结、促进和谐。 建设示范点,2004年以来,迪庆共建设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上桥头村等19个基础设施完善、民族关系和谐、村容村貌整洁、经济发展良好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和“民族团结示范社区”。 建立民族团结稳定长效机制,通过民族立法推动迪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为迪庆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2009年以来,迪庆相继在全国首家颁布实施了《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有力地推动了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政策实施向法治化转变。依法治州因此成为云南省民族工作的“六大经验”之一。 有没有一个好作风 决定组织的基础与形象 跟随洛吉乡党委书记赵军和九龙村主任沈光强,记者在山脚下看到了一片300多亩的重楼基地。“光种子一亩就可以卖5000多元,这个东西的经济价值相当不错。”他们盘算着,要把这片基地搞成党组织示范基地,“种这个不知有没有风险,我们党员先试,成功了,就让老百姓搞起来。” 在九龙村,村民农布指着前面一座大山说,“前两天有一个村民的羊死了要报保险,支书硬是爬了一天的山去帮他拍照片。我们的村干部确实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 在维西县巴珠村,藏族群众正高高兴兴修建一座新石桥。村民扎西说:“工作队员进到村里,就帮忙筹措了修桥的资金,修好桥以后出门方便了,再也不用趟水过河了。” 走进村委会火塘边,工作队员段仕和从火塘上拿起黑茶坛罐,倒给我们一碗盐巴茶。他说:“到村里来,用当地话说,包谷粑粑盐巴茶,火塘边上拉家常,这样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心声。” 近年来,迪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荣辱与共,全州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而影响全局性的事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保持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前列。以“促进民族团结的好干部”龚曲此里为代表,一批又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干部,一个又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正是迪庆跨越发展和谐稳定的坚强基石。 “有时候,汉族干部讲了一箩筐,不如民族干部几句话。几句藏语,几杯酥油茶,那种天生的亲切感,确实更容易走近老百姓。”州长黄政红说,为了保障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迪庆州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作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要有一名以上处级领导干部的政策。全州现有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中少数民族占总数的81%以上,厅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81%还多,县处级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占到了83%。 有平台选拔,有通道成长。迪庆从3个方面着力:在落实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上着力,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培训上着力,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在实践锻炼上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共性的升华,在“千促活动”中,在“四群”教育中、在基层党建中,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这样的干部一批批成长起来,在雪域高原树起了一面面红色旗帜。(来源: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