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深入开展藏区党建工作纪实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中央和我省高度重视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入乡村、走进社区,以党建促发展,全力推进云南藏区基层党建工程。 俯下身子察民情 巴珠村是维西县的一个藏族村庄,在村口只见藏族群众高高兴兴正修建一座新石桥,村民扎西说:“工作队员进到村里,就帮忙筹措了修桥的资金,修好桥以后出门方便了,再也不用趟水过河了。” 走进村委会火塘边,工作队员段仕和从火塘上拿起黑茶坛罐,倒给我们一碗盐巴茶,他说:“到村里来,用当地话说,包米粑粑盐巴茶,火塘边上拉家常,这样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心声。” 巴珠村工作队员入村一个多月就完全融入到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队员赵燕红介绍,他们通过走访群众,经过认真分析,梳理出群众最需要解决、工作队又能帮助的6个项目来实施。投资4万多元的余生桥在建设中,还协调了40多万元资金解决巴珠村700多人的饮水工程,并推广高产玉米和进行低产核桃林改造。 今年以来,迪庆州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真情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所思所盼,真心实意问计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党群感情,赢得了群众的真心。共走访群众51700多户,搜集群众意见3500多条,撰写调查报告1750多份,建立“两卡一台账”19905套,联系农户和居民户30178户。 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广大党员深入广大农村、社区和寺院,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维护团结稳定、创建平安农村和平安社区的相关要求。全州共召开各种座谈会、民情恳谈会2812场次,参加人数达29万多人次,张贴宣传标语12143条,印发各种资料51440份,宣传覆盖了全州所有农村和社区,使老百姓了解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群众冷暖挂心头 阿主是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党总支书记,他在民情日记里写到:“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我党的看家法宝,在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中应不断得到完善。”“村里还有一批贫困村组,地处高寒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在现有农田中耕作粮食不能自足,没有稳定的收入,年年靠政府救济,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有出路。” 叶日村背靠白马雪山,面向金沙江,村民居住地海拔温差很大,有的村组在海拔3400多米的白马雪山山腰,有的在海拔1800多米的金沙江边。为使高海拔地区村组摆脱贫困处境,阿主正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帮助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 在维西县白济汛乡,干部不但要记民情日记,还要抓落实,从小事做起,不求大而全。 自2007年以来,迪庆州先后开展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小康”、 “千名干部送法进村(寺)促和谐”、“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民族团结”等活动。抽调干部5626人次,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解决矛盾纠纷3060件,为群众办实事3000多件,走访贫困户10000多户,宣传法规政策19474场次,宣传覆盖面达到98%以上。 通过“八看、三算账”对比教育,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迪庆发展变化生动事实,教育了群众,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今年的“促跨越”活动中,全州各级各部门、各工作组共为基层办实事2197件,落实各类惠民项目127个,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走访慰问困难村民、学生、僧尼7300多人,发放物资、慰问金合计350多万元。 抓好党建促和谐 每当夜幕降临,香格里拉县城坛城广场等场所,上千名群众和游客跳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民族舞。 一位藏族老阿妈说:“现在建塘镇各社区党组织活动组织得好,大家经常唱歌跳舞,像过去那样一到晚上就喝酒、赌博的人明显少了。” 迪庆通过藏区温馨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四强化四共同四创建”活动,使社区党员燃起了为民服务的激情,营造了社区和谐温馨的氛围。 迪庆州在机关开展“想一想组织信任,比一比工作成绩,争当科学发展的推动者;想一想人民期盼,比一比工作奉献,争当服务人民的先行者;想一想岗位职责,比一比工作效率,争当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想一想发展要求,比一比工作创新,争当改革创新的领跑者”的“四想四比四争当”基层党建工程,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兑现、形象在一线树立、经验在一线总结。 在企业开展“五查五比五创”活动,一查观念更新、比学习、创学习型团队;二查工作态度、比服务、创党员先锋岗;三查工作作风、比奉献、创党员责任区;四查和谐氛围、比团结、创和谐班组;五查工作绩效、比发展、创一流业绩,使企业通过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在旅游、矿产、电力、生物4大支柱产业发展中实现“双赢”,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云南日报记者 李银发 吴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