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有效的监督才能遏制滥用权力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应促进民主监督制度化 “如何巧用网络平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让公众的声音更快捷、更方便、更有效地进入政府的公共决策视野,是当前国际上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各级政府来说,这也是一个现实课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林凌说,“各级各类的政务网站、微博等,为公众参与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也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打下了良好基础。政府如何进一步放下身段、畅通与网民互动和沟通的有效渠道,不仅需要地方基层的创新实践,而且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让这种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形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详 “监督政府”需要什么条件 权力运行缺乏一种刚性制度防范的,至少也需要做到政务公开,就是权力运行的行为、程序、事务、结果等都应当充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公开,群众监督就会无从下手;公开了,权力做得对不对、该不该、合不合理,是否公平公正,群众都可以提出质询,权力则必须回应。比如,一些地方的高考保送生,把水平很一般的学生保上了大学,群众意见很大。如果把保送的过程都充分公开,滥竽充数就很难了。[详 对权力的监督不能“慢半拍” 陈明宪的案例表明,没有及时的监督,干部的错误会越犯越大,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年,因为工程落马的干部不在少数。一些地方路修通了,干部却倒下了,堪称“前腐后继”,教训非常深刻。对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工程招标等腐败高发的行业、领域,应该前移监督的关口,在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上多下功夫。这既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干部本人的爱护。[详 严控“三公经费”,每双眼睛都是监督的力量 对于一个拥有10.37万亿公共财政收入的政府而言,钱似乎已不是问题,但怎么花钱却成了问题。以公开“三公账本”的方式,逼着政府花钱小心翼翼,而不能大手大脚,打造清廉政府,每一双眼睛都是一份宝贵的监督力量。[详 中国一万三千多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得到有效治理 3月28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经验交流会上,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介绍,中央十分重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难点村专项治理为重点,不断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3年前全国排查出的13007个难点村已经得到有效治理。[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