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努力克服资金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自然灾害严重等困难,全力以赴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跨越发展迈出新步伐。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略高于年初目标外,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都已完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扩大内需实现新突破 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59条二级公路基本建成,从今年1月1日起,一次性取消全省10016公里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仁丽铁路建成通车;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基本建成;金安桥、功果桥电站和镇雄电厂投产发电;六大煤炭基地、中缅油气管道及石油炼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建设资金来源逐步多元化。全年争取到中央投资402亿元,政府投入经济建设资金700亿元;新增信用融资2161亿元。 社会消费持续扩大。 “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开工骨干水源工程41项,新建成35座中小型水库、45万件“五小水利”工程,实施5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57万亩,解决29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完成500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1500个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6万个,节柴改灶12万户;实施1.7万个自然村道路硬化,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开工。 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大幅增加。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超过2200万亩,产值突破180亿元。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新增2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10亿元涉农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14户,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2400多户,实现销售收入872亿元。 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成效 传统产业发展有较大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206亿元,烟草产业实现税利1096亿元,能源和冶金工业销售收入都突破1000亿元。烟叶、橡胶、核桃、鲜切花、野生菌产量全国第一。旅游二次创业扎实推进,新增3个5A级景区,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6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300亿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项目60项,天然药物和生物疫苗研发水平以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乘用车柴油机技术国内领先,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自动化物流、烟草柔性制丝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发展活力增强。17户中央企业与我省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滇央企达到55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1%。 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62项,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1个。建成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7个、创新型试点企业154家、创新团队72个。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440户,并实现国家重点支持的8个高新技术领域全覆盖。 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 教育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了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新增幼儿园467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5个百分点。继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惠及学生400多万人。 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投入44.63亿元,建设乡镇卫生院1088个、村卫生室6932个、社区卫生机构249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通过“贷免扶补”等措施,扶持8.9万人创业,带动近30万人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扶持失业人员再就业9.4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万人,“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6万人,新增转移132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99个县市区,1325.7万人参保;43.5万被征地农民得到养老保障。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增加30万人,落实了66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龄津贴。建立了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投入救助资金92.3亿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8%。开工建设30.95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已竣工10.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万户;安排22亿元资金,补助30万户农民开展危旧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全面推进。启动实施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1万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和25个贫困乡的整乡推进,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强化。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救助受灾群众590万人。 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新提高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完成营造林1060万亩,改造中低产林407万亩,国家和省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补助范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0平方公里。滇池水体恶化的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实施116个省级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全省规划建设的248个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竣工运行率达81%。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桥头堡建设起步良好。国家出台了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有23个国家部委与我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出台支持意见,省政府与7家中央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启动了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各项改革统筹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4亿美元,增长30.7%;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790亿元,增长29%。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扎实开展。“三五”依法治省规划和“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加强群众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健全了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 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顺利完成第五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启动“政务信息岛”建设,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和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部建成。 民主法治建设得到新加强。《云南日报》 |